《證券日報》記者日前在云南省曲靖市馬龍區月望鄉,實地參加了云南能投通泉風電場項目開工儀式。這是公司總規劃裝機量為1620MW的四個風電項目之一,裝機容量為350MW。從鹽業到天然氣再到新能源,云南能投的風電裝機容量正在步步擴充,轉型逐步深化。公司現運營的裝機量370MW,此次開工350MW,再加上即將開工的1270MW……高山上的“風電一哥”正長成。
350MW風電場率先開工

通泉風電場開工儀式現場
在云南能投多個風電場項目中,通泉風電場項目率先開工。據云南能投介紹,通泉風電場項目總投資22.45億元,總裝機容量350MW,建設工期18個月。公司在保證項目高質量建成投產方面做了充足的準備。
“就風電場的設備選用而言,陸上兆瓦級機組已成為風機市場的主流機組,其中2.xMW、3.xMW、4.xMW至現在的6.xMW風機技術較為先進、成熟,生產廠家眾多,已實現完全國產化。”在開工儀式現場,云南能投技術部相關負責人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在建設風電場時,以保證設備使用效率、提高項目投資收益、降低維護成本及保證備品備件更換的方便性為原則,選擇合適的風電機組。”
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高山風電場,在考慮選址的過程中,環境友好因素成為重要衡量標準。“風電場的修建和環境的保護是可以相得益彰的”云南能投新能源事業部副總經理趙矛在現場對記者表示,“不僅在選址、在設計之初、在施工過程中、在施工后環境恢復中也選擇了環保要求較高的方案,盡量降低對周圍林草植被及生物的影響。”
一方面通泉風電場項目以環境友好為建設原則,另一方面風電場建成后進一步調整了曲靖市電源結構,將積極推動當地經濟發展。云南能投表示,該項目建成后,年上網發電量9.67億千瓦時,年等效滿負荷小時數為2751小時,可實現年發電收入2.67億元。每年可節約標煤約29.62萬噸,節約淡水117萬立方,將有效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緩解區域電力供需缺口和結構性矛盾。
多個新能源項目在“候場”
除本次開工項目外,此前已通過云南省核準的另外兩個風電場項目,以及公司的光伏項目已在“候場”中。
公司新能源事業部副總經理譚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作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司非常注重項目的合規性,目前正在有序推進350MW的金鐘風電一期和750MW的永寧風電項目開工前的各項審批工作,以及華寧縣7萬千瓦的四個光伏項目的前期工作。”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包括通泉風電場、永寧風電場、金鐘風電場一、二期工程以及大姚縣澗水塘梁子風電場在內,云南能投共有1620MW增量風電項目規劃。
云南能投董秘李政良表示:“為適應業務發展需要,公司通過優化組織結構,成立了新能源事業部,組建了專門負責新能源業務的團隊,為高質量完成1620MW增量風電項目的建設做了充分的準備。”
根據云南省政府相關規劃,“十四五”期間,云南省將加快推進在適宜地區適度開發風電、光伏發電基地建設,打造金沙江下游、瀾滄江中下游、紅河流域“風光水儲一體化”可再生能源綜合開發基地,繼續開展大江干流水電站前期研究。
云南能投表示,公司將積極搶抓云南省綠色能源電力生產大發展的歷史性機遇窗口,發揮上市公司既有產業優勢,始終圍繞“清潔能源+鹽”主業發力,堅持以服務云南省“綠色能源牌”戰略為主線,迅速做實、做大、做強自身主業,構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以通泉、永寧、金鐘風電項目為開端,公司未來還將通過對省內既有優質產業資源的整合,強化公司新能源戰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