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風電是陽江主導產業領域
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偌大風車葉片經過一次次轉動
輸送綠色能源至千家萬戶
散發出無限能量

前兩月上網電量逾13億千瓦時
“2022年1—2月,陽江海上風電上網電量13.17億千瓦時,產值約11.2億元。”近日,據有關部門消息,自去年12月我市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產350萬千瓦以來,清潔能源發電量呈直線上升趨勢,為陽江實現高質量發展打造了強有力的“綠色引擎”。
“綠色引擎”驅動高質量發展
海上風電作為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是廣東省綠色低碳產業重要的組成部分。陽江作為全省重要電力能源基地,按照省委賦予的“兩個定位”戰略要求,舉全市之力推進海上風電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填補行業多項空白、實現跨越式、引領性發展。
目前,陽江各類發電能源累計裝機容量1731.6萬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占比71%。核電、火電、海上風電、陸上風電、光伏、水電、抽水蓄能等七大類“電源”發展并駕齊驅,為人們日常生活和企業生產經營輸送源源不斷的電能。2021年度,全市實現上網電量782.6億千瓦時,產值約351.5億元。
陽江成為全省
海上風電產業發展“主戰場”
海上風電產業能級規模大、提速快,而實際上,陽江海上風電早在四年前才剛剛起步。2018年1月25日,在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布局發展海上風電,計劃當年開工建設10個以上海上風電項目,其中有6個項目在陽江,陽江成為全省海上風電產業的“主戰場”,當地能源產業迎來新時代發展契機。
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動下,陽江海上風電資源實現連片規模化開發。
獲省級批復,我市規劃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占全省15%,總投資1906億元。論及陽江海上風電開發的“成績單”,一個“首”字總不時躍然紙上。
近年來,我市建成了國內首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場三峽沙扒海上風電場;全球首臺抗臺風型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全國首個近海深水區華電青州50萬千瓦項目,實現了首次應用單樁復合筒基礎;首套國內最大海上風機導管架、超大直徑單樁基礎施工;實現國內單體容量最大海上升壓站吊裝等多項新突破。


媒體報道
經過優化營商環境、實施創新驅動、
聚焦強鏈補鏈等一系列的
“筑巢引鳳”工程
越來越多的風電企業、行業龍頭
被吸引至陽江
與這座資源豐富的南方濱海城市
同頻共振謀發展
目前,已有總投資411億元、年產值約834億元的27家風電裝備制造企業、共計30個項目落戶。其中,明陽智慧、金風科技、東風電器、中車電機、龍馬鑄造、鑒衡認證等11個項目已建成投產;中車電機、東方海纜等4個項目加快建設;中國能建、大金重工、特變電工等15個項目正在籌建,基本涵蓋了從整機集成到核心零部件制造,是全省乃至全國產業鏈最完整的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集群,風電整機產能700—1000臺/年。
更讓人期待的是
當前,陽江正全力推進規劃建設
國際風電城
在“雙碳”戰略驅動下
陽江正迎“風”而上
以綠色電力照亮綠色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