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春光好時景,勇毅篤行正當時。2月28日,大唐集團首個“水光互補”項目、四川省首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亭子口分布式光伏項目正式開工。

圖為開工現場 (袁玉嬌 攝)
該項目的開工是落實中國大唐集團打造“綠色低碳、多能互補、高效協同、數字智慧”世界一流能源供應商、“再造一個亭子口”的標志性事件;是中國大唐服務川東北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建成“新時代都江堰”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樞紐,持續發揮“防洪灌溉、城鄉供水、清潔發電、攔沙減淤、梯級補償、交通航運”六大功能,與老區人民一道“二次創業”的生動實踐;是廣元市第一個光伏“破冰”項目、也是大唐四川公司打造“建設一流千萬千瓦級全容量清潔能源企業”的第一個光伏項目,開創了四川省首個光伏并入水電項目運行先河。
亭子口公司總經理李陽介紹,亭子口壩區光伏發電項目主要利用壩區兩岸280余畝自有土地,總投資6000萬元,裝機容量12.15MW,投運首年發電量1528萬kW·h,相當于節約超6110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5萬噸。該項目建成投產將實現資源綜合利用的連乘效應,將進一步提升“新時代都江堰”——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樞紐生態文明品位,成為蒼溪革命老區的又一明星景點。該項目是亭子口公司大力推進“庫區水風光互補一體化新能源基地”建設的第一步,到2025年形成110萬千瓦的水風光多能互補新格局,實現“再造一個亭子口”,將有效助推“雙碳”目標實現。
蒼溪縣委副書記劉學說,蒼溪山明水秀、地腴物豐,是清潔能源富集區,要立足資源稟賦,持續做大清潔能源產業,要充分利用水電的調節能力和送出通道,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亭子口庫區水面風光發電,積極推動全縣風電、光伏發電以及抽水蓄能發電等新能源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水、風、光一體化協調發展。到2025年,力爭全縣清潔能源電力裝機容量達200萬千瓦,天然氣年產量達50億立方米,清潔能源消費比重達60%,綠色低碳優勢產業營業收入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30%,清潔能源產業實現產值100億元。
劉學指出,亭子口公司在鞏固壯大水利水電開發的基礎上,啟動實施壩區光伏發電和水光風互補新能源項目,既契合國家能源發展方向,也符合蒼溪縣產業發展規劃。同時,此項目作為全省第一個備案批復接入水電站運營的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也是全市規模最大的光伏項目,全面建成后必將為我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劉學強調,項目開工只是起點,投產見效才是目的。希望亭子口公司和施工單位進一步強化質量意識、時間意識,保持“大干快上、只爭朝夕”的十足干勁,嚴格對標國家政策規定,做實做細開工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力爭早投產、早見效。各相關部門單位要進一步強化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樹牢“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服務理念,強化項目前期、建設期、運營期全過程服務,及時幫助解決困難問題,實實在在服務企業發展。
四川省電力結構中水電占比超過80%,全省西部水電聚集區與中東部負荷集中區輸電通道不暢,在棄水問題突出并將持續一段時間的當下,以就地消納為主要目的的分布式光伏項目開發成為當前光伏資源開發的重要途徑之一。項目將光伏發電與壩區環境保護、職工農場、企業文化相結合,在光伏陣列的組件下培養果蔬和養殖業,積極打造“唐”文化,探索光伏新技術的運用,形成“光伏+農業”“光伏+品牌”“智慧光伏”的發展新格局。落實集團公司建設“綠色低碳、多能互補、高效協同、數字智慧”世界一流能源供應商,積累建設、運營、管理、人才等資源與經驗,助力“雙碳”目標實現,賦能川東北革命老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記者 戚原 通訊員 袁玉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