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啟動碳中和計劃后,騰訊給出了實現目標的時間節點。
2月24日,騰訊正式公布,不晚于2030 年,實現自身運營及供應鏈的全面碳中和;同時,不晚于2030 年,實現100% 綠色電力。
這對于騰訊這樣體量的公司,其實也非易事。根據騰訊官方測算,2021 年騰訊總共碳排放為511.1 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包括了車輛運行、供應鏈排放、建筑耗材、數據中心等等泛。如果要減排,意味著騰訊改革的范圍很廣泛。
他們給出了減排計劃,包括辦公樓與節能,以濱海大廈為例,2020年他們主要依靠空調末端控制技術優化管理,節約率598萬度電。
而需要大量電力運營的數據中心也是減排重點,主要解決制冷、耗電問題,貴安七星數據中心就建在山洞中,使用天然低溫減少空調使用頻率,而上海青浦數據中心用了光伏和天然氣供電。他們還引入了儲能電站,增加負荷彈性。
立下了減排目標后,騰訊此后數據中心的建造也需要考慮更多因素,包括能源使用、選址、制冷技術等等,都會有更多要求。
這些措施也算大勢所趨。國家“雙碳”目標提出后,騰訊作為龍頭公司,必須做出表率。騰訊之外,阿里、百度等互聯網公司也發布了自己的減排目標。
這些商業公司的加入,或許會給能源市場帶來新的變化。目前光伏發電很多時候仍需要國家補貼,騰訊等大型客戶采購,可以增加整個市場的活力。他們2021年7月采購了6000萬度可再生電力,覆蓋了重慶騰訊云數據中心5個月的用電量。2022年,騰訊鎖定了6個風電光伏項目的年度部分發電量,超過5億度。
目前歐美互聯網公司仍然更激進,蘋果、Facebook、亞馬遜、微軟等巨頭更早公布了自己的路線圖,蘋果已經對供應鏈做出要求。
當然,整體的碳中和目標不能單依靠幾家公司此消彼長。清潔能源和碳排放量順暢交易尤為關鍵,而這些公司的加入無疑會加快市場奔跑的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