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2022年中國經濟展望:迎風前行

發布日期:2022-02-24  來源:新浪網  作者:Chinamoney

核心提示:2022年中國經濟展望:迎風前行
 內容提要
 
  報告指出,2022年中國經濟將迎風前行,預計2022年GDP同比增長5.1%。經濟政策將以“穩增長”為重中之重,財政政策將更為寬松;貨幣政策將推動綠色信貸;結構性改革聚焦拉動經濟增長。綠色投資助力經濟增長;消費有望復蘇;制造業受益于CPI和PPI間差距縮小,盈利有望上升。受持續經常賬戶盈余和資本流入支撐,預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穩,對一籃子貨幣升值。
 
  “迎風前行”將是2022年中國宏觀經濟的關鍵詞。盡管中國經濟這艘大船可能不會像順風時行駛得那么快,但在迎風時仍能穩步前行,也是十分關鍵的。
 
  一、概述:迎風前行
 
  2021年,中國經濟面臨新冠疫情和芯片短缺等諸多挑戰。財政緊縮、監管政策收緊和碳減排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雖然有助于實現長期目標,但對短期增長則構成壓力。
 
  筆者認為,“迎風前行”將是2022年中國宏觀經濟的關鍵詞。中國在繼續追求經濟高質量增長,探索增長新動能時,依然需要面對前述挑戰。然而,只要政策得當,不利因素也可能轉化為積極的驅動力。
 
  以氣候政策為例。環保政策約束、電力供應短缺和產能限制給2021年的經濟增長造成壓力,但也推動了必要的改革。電力定價體系變得更加靈活且以市場為導向,這將改善能源行業的增長前景。更關鍵的是,氣候政策建立了一種共識,即中國需要在綠色基礎設施方面進行更多投資。筆者認為,綠色投資(如太陽能、風能、電網升級、儲能、各行業效能升級等)有望成為今后的新增長動力。
 
  筆者認為,政府今年將聚焦促進增長的改革,中國經濟有望在2022年觸底回升。預計2022年中國實際GDP將同比增長5.1%,季度GDP增速將從第一季度的4%左右逐漸提升到第四季度的接近6%。這與5%左右的長期增速目標一致。
 
  二、經濟政策以“穩”字當頭
 
  2021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經濟穩增長將是2022年的重中之重。
 
  (一)財政政策趨于寬松
 
  2022年中國的財政政策將更為寬松。筆者測算,中國的財政總赤字率已從2020年的8.6%降至2021年的5.8%。基于近期相關政策信號,預計2022年中國財政總赤字率將增加1個百分點至6.8%,新增赤字的大部分將來自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盈余及未動用的地方政府債券收益。
 
  財政寬松將聚焦于新的減稅措施和適度增加基礎設施投資:部分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執行期限將延至2023年底,政府或將為中小企業、創新型制造企業和綠色產業提供額外稅收優惠。政府尚未發出全面減稅的信號,若政府計劃全面減稅,或將再次下調增值稅稅率。基礎設施投資將聚焦公共交通、環境保護、電力等“綠色基礎設施”領域;而傳統基礎設施投資,尤其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進行的基礎設施投資,仍將面臨政策和融資約束。
 
  (二)貨幣政策側重信貸增長
 
  2021年,中國社會融資總額(TSF)增速從由2020年的13.3%降至2021年11月的10%左右。2022年,貨幣政策將側重信貸增長。中國人民銀行將利用各類貸款工具向銀行提供低成本資金。向重點領域發放碳減排貸款后,金融機構將獲得央行利率為1.75%的資金支持。
 
  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進一步下調的空間較為有限。大型銀行流動性充裕,許多小型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已處于5%的下限。筆者認為,央行或將在2022年第三季度降準50個基點以配合政府債券發行,但若經濟增速已重回正軌,央行將不會降準。
 
  下調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有助于促進信貸需求,降低借貸成本。筆者認為,在供給不足得到緩解、生產者價格下降、GDP和信貸增速依然較低的情況下,央行將對MLF利率進行一至兩次下調,全年總計下調10至25個基點。
 
  筆者預計2022年TSF增速將從2021的10%上升至11%。得益于央行借貸便利和政府新增貸款,筆者預計2022年TSF增量將從2021年的30萬億元人民幣增加至約35萬億元人民幣。
 
  (三)結構性改革政策促進增長
 
  筆者認為,2022年政府或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實施促進增長的改革:(1)完善針對氣候目標的長期規劃,減少對短期對經濟的影響并促進綠色投資;(2)為房地產行業提供充足的資金,探索保障性住房、長租等新模式;(3)互聯網行業監管環境更加友好;(4)資本市場改革,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將有利于快速成長的初創企業。
 
  三、大力支持綠色投資
 
  投資依然是中國重要的增長動力,占中國總需求的40%以上。2016至2020年期間,投資平均每年為GDP增速貢獻2.5個百分點。中國正大力支持綠色投資,以拉動投資增長。中國制定了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宏偉目標,而目前清潔能源和綠色產品的供給明顯不足。綠色投資不僅能促進短期增長,還有助于解決長期增長的制約因素。
 
  中國有巨大的綠色投資需求。國際能源署(IEA)預計,全球在2030年前需每年投資5萬億美元,才能在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其中,IEA預計全球每年需要在發電領域投資1.6萬億美元。中國能源消費量約占全球的四分之一,據此推算,中國需要將目前的清潔能源投資規模提高一倍以上至每年4000億美元。筆者預計,綠色領域所需的總投資每年可達中國GDP的8%。
 
  電力短缺和化石燃料價格上漲使清潔能源更受歡迎。中國已啟動電價市場化改革,允許購電價格更加靈活地根據發電成本、購電用戶和用電時間上下浮動。這將使新的太陽能和風電投資項目更具吸引力。
 
  針對綠色投資的政策和融資支持已逐步到位。去年出臺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為各行業設定了未來十年的目標。2022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將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新的太陽能和風能項目將立刻受益于這項重大政策變化。長遠來看,政府計劃將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這將更有利于綠色經濟發展。在融資方面,綠色貸款在新增貸款中的占比已從2020年的11%至13%增至22%,今年有望進一步上漲。央行的碳減排支持工具將向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為清潔能源、電網、碳減排技術等符合標準的項目提供貸款支持,預計每年釋放資金規模有望達1萬億元人民幣。
 
  中國具體將投資哪些綠色領域?筆者認為,太陽能、風能、水電和核能等清潔能源將最受關注。政府也在探索氫燃料,并將繼續推廣天然氣和清潔煤技術。中國需要升級電網,建設更多輸電線路和儲能系統,以容納更多太陽能和風能。中國還要為電動汽車建造更多充電站,及更多城際和市內鐵路,以鼓勵綠色出行。碳減排技術在碳密集型產業的應用潛力也很大。
 
  筆者認為,2022年投資對將為中國經濟增長貢獻更多。綠色投資和公共投資有望大幅增長。若上游價格下跌,下游利潤增加,制造業投資也有望攀升。筆者預計,2022年投資對實際GDP增速的貢獻將從2021年的1.2個百分點反彈至1.5個百分點。
 
  四、消費復蘇
 
  筆者認為,若中國能有效遏制奧密克戎新冠病毒變異株的傳播,則國內消費有望在今年復蘇。近幾個月汽車銷量有所回升,這反映人們的出行需求和整體消費者信心都在回暖。家庭儲蓄率已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30%左右的水平,消費支出增速幾乎與收入增速齊平。
 
  若奧密克戎導致新一輪疫情,封鎖和隔離等防疫措施將對消費造成負面影響。不過一旦解除封鎖,消費有望迅速恢復。相比2020年,筆者預計今年疫情的影響整體較輕,對生產和供應鏈的影響會小很多。
 
  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生產價格指數(PPI)間差距收窄,制造業盈利有望反彈
 
  供給不足導致PPI在過去一年中大幅上漲,致使PPI漲幅與CPI漲幅之間出現較大差距。更嚴格的環保標準,以及針對特定基礎工業產品的生產限制,在短期內對部分行業造成負面影響。此外,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尤其是中國大量進口的原油、銅和鐵礦石,也抬升了生產者價格。
 
  筆者認為,需求是PPI對CPI影響較為有限的主要原因。本輪PPI大漲主要由供給端波動驅動,且集中于部分上游行業。此外,生產成本的上漲并未傳導至終端價格。PPI上漲以往只有在國內需求強勁,特別是居民收入快速增長時,才會傳導至CPI。而在消費需求疲軟時,只有車輛燃料和公用事業等少數行業能將成本上漲轉嫁給消費者。這部分行業只占消費籃子的10%左右,其余90%行業的CPI則幾乎不受PPI影響。由于當前居民收入尚未回到疫情前的增長軌跡,供給段驅動的PPI上漲對CPI的影響十分有限,其主要影響是利潤在上下游行業之間的重新分配。
 
  筆者預測2022年PPI和CPI將趨于一致。預計到2022年底,PPI漲幅將回落至3%以下,CPI漲幅將升至2.5%。PPI的傳導效應或將使整體CPI通脹上升近1個百分點,其他價格的常態化也將驅動CPI通脹上漲。隨著居民收入的回升,食品通脹預將回到歷史平均水平。此外,若居民收入和支出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筆者預計核心CPI通脹將持續上漲。豬肉價格通縮預計將持續到2022年二季度,隨后開始上漲。
 
  六、人民幣有望維持強勢
 
  筆者認為,人民幣匯率在2021年的表現非常強勁,預計今年也將延續這一態勢。由于貿易順差擴大和資本持續流入,去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提升2.3%至6.37,兌一籃子貨幣匯率升值了8%。
 
  筆者預計2022至2023年,中國經常賬戶盈余將維持在每年3800億美元的水平。新冠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和中國自身競爭力的提高,推動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份額不斷增長。近年來,中國工業機器人數量的增長快于全球其他地區,工業機器人密度已達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接近工業化國家水平。汽車出口激增也反映出中國制造業的競爭力越來越強。
 
  2022年,境外資本將持續布局中國市場。貿易協定和資本市場開放有利于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中國債券市場的良好收益率持續吸引境外投資者,市場規模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長。去年中國股市波動未導致資金大規模流出,若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回暖,中國股市有望受到更多境外投資者青睞。
 
  筆者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到2022年年底將達6.35,到2023年底將達6.1。預計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在2022和2023年將分別上漲3%和2.5%。2022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計低于5%,人民幣表現可能有所疲軟,而美元預計將走強。隨著下半年經濟增速回升,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和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將恢復升值。
 
  作者:熊奕,德意志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QQ截圖20220224144447

 
 
[ 新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