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光伏太陽能板,就是為原本蒼涼荒蕪的草原重新帶來生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發電站的面積甚至抵得上一個新加坡的國土面積,這是中國打造的最大新能源電站,那么發電量能有多少呢?
圖為中國光伏發電站牧羊此前中國又實現了一大成就,成功打造出了全球最大的面積高達百萬畝的光伏發電站,那么它的發電量有多少呢?據稱這個發電站的面積抵得上一個新加坡,而且采取而且采用了特殊的發電與養牧運行的技術,發電能力相當于一座中型水電站,光牧互補:將太陽能光伏轉換發電應用到養殖牧場建設上,利用現代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和先進裝備等,實現了生態養殖、循環農業技術模式集成與創新,為養殖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這里是青海省的戈壁灘,常年是半荒漠化的狀態,很多原本有草的地方也呈現沙漠化的情況,甚至出現了無法牧羊和羊兒沒草可啃的無奈局面,大批的牧民都遷徙離開這里,到別的地方去居住了。
圖為農光互補光伏電站目前中國發展的光伏發電站采用的是國際主流的太陽能電池技術,也就是建設面積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陣列,通過接收太陽光直接發電,太陽能電池發電技術成本低廉,輸出能力強,但需要占據相當大的地表面積,這次中國建成的這個全球最大太陽能發電站的發電面積就接近了新加坡城區的大小,甚至從太空中都能看到,而讓其他國家關注的是,中國在這一工程上使用了一項獨特的光牧互補技術,可以說是全球范圍內的首創。
塔拉灘的位置所在地是青海的戈壁灘,這里土地的沙化是十分嚴重的,人們在這兒所看到裸露出來的地面,不是我們印象中那種泥土!
而是很多砂礫在常年不停地風中紛飛四散,讓原本就干旱少雨的地區變得更加難以生長牧草了,而且這里常年降雨量很少,所以很多原來的植被也逐漸枯萎了,牧民沒有辦法,只好趕著羊群遷徙到別的地方去了。
自從在這里修建了光伏發電站后,為了保護這里的水土不再繼續流失,電站就在太陽能板下面種植了適合生長的高原牧草,而太陽能板可以幫助儲存下雨季降水留下來的那些少得可憐的水分,還能遮擋住夏季最毒辣的太陽,幫助牧草成活。
那么光伏發電站還有個情況是定期需要用水來清洗吹落到太陽能板上的沙土和灰塵,而沖刷下來的水,流到地面,被這些種植的草吸收和儲存下來,從而種活了大片面積的牧草,從而形成規模。
而這些牧草,又能保存住沙土地中更多的水分,而且會形成茂密的植被,把以前容易被風吹跑的沙土也留住固化了,這樣一來,光伏電站讓昔日黃沙滿地的荒蕪之地,又重新鋪上了綠色的地毯。
而這些牧草越長越高,如果人工除草,成本是非常高昂的,而且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在考慮了很多方案之后,光伏電站想出來了一種綠色的除草辦法,就是邀請牧民把羊群趕回來,到電站里來吃草,這個消息傳出后,很多牧民抱著試試看的心情趕著羊群來了,沒想到這里的草非常肥美,羊兒非常喜歡。
而且太陽能板同時也為羊們提供了一定的遮陽和避風的效果,從而讓在電站里散放的羊群越發肥碩健壯,甚至很多牧民起初是慢悠悠把羊群趕到電站里去的,到抓羊的時候,得騎著摩托才能攆上奔跑撒歡的羊,形成了一種歡樂有趣的現象。
隨著牧民們越來越多地把羊趕到電站的草場上來,越來越多的羊糞又形成了天然的肥料,讓草長得更好了,從而形成了良性循環,所以目前光伏電站為牧民和當地的水土保持也起到了積極的正面作用。
那么這么大面積的光伏電站,發電的能力怎么樣呢,作為我國最大面積的太陽能新能源電站,塔拉灘光伏電站的發電能力是很可觀的,幾乎抵得上一座中型水電站的工作能力,每年能發電幾十億度,為我國西部地區輸送大量的電力,還有時可以錯峰支援一些用電緊張的地區。
現在這個光伏發電站,因為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成為了新的風景,還因為出色的發電能力,成為我國新能源電站中的樣板和楷模,也為打造同類型的新能源電站!
圖為光牧互補發電站
此后中國就開始嘗試把這一技術在國內大規模推廣,在多個西部地區的太陽能發電站內引入了這一技術,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技術效益,而中國的這一獨門絕技很快也被西方國家取經,如今光牧互補技術已經在全球多國得到實際運用,給所有國家都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可以說中國這次為全球光伏產業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而除了光牧互補技術外,中國的這座全球最大發電站還采用了包括智能控制水電調峰等在內的多項先進技術,每年可以發電幾十億度,如今已經為中國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而中國目前也正在推廣這一技術,計劃在未來建設面積更大,發電能力更強的光伏發電站,讓它為中國社會的發展服務。
現在原本無人居住的塔拉灘變得生機勃勃,沙塵暴減少了非常多,藍天白云,綠草肥羊,牧民們又開始喜笑顏開地遷回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