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光伏電池企業的“生死存亡”之戰:TOP 5市占率被瓜分

發布日期:2022-01-31  來源:光伏們  作者:中國風光儲網--新聞中心

核心提示:光伏電池企業的“生死存亡”之戰:TOP 5市占率被瓜分
 2021年光伏行業已全面走向平價,但面對雙碳目標的契機,行業迎來全新發展周期的同時也面臨著更進一步的度電成本壓力。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配置儲能等一系列來自電力市場的挑戰需要光伏行業持續的降本增效。
 
在當今的光伏產業鏈中,電池這一站在新舊技術更迭關鍵節點的環節,正背負著時代的重任。在PERC技術與大尺寸的“紅利”逐步被時間攤薄之后,光伏電池轉向N型的勢在必行仍然在考驗著整個行業。
 
然而縱觀專業電池廠近兩年的發展,這一賽道的格局顯然并不穩固。站在技術迭代的風口上,電池企業既有著PERC電池“垂暮”的盈利擔憂,同時也存在著新技術時代紅利的“誘惑”以及技術路線升級換代戰略抉擇的巨大壓力。與此同時,垂直一體化企業電池產能比例的增加以及越來越多的新進入者正“虎視眈眈”窺視著這個未來可能掌握行業技術主導權的領域。
 
賽道拼殺,或許正當時。

盈利漸薄:PERC垂暮與N型狂歡
 
PERC的時代紅利開啟于2018年,在領跑者計劃的催化下,國內光伏行業快速進入單晶時代。以專業電池廠商愛旭為例,作為為數不多的可滿足領跑者要求的電池生產廠家,借助于快速導入批量生產PERC電池的契機,2019年愛旭股份以PERC電池出貨全球第一借殼ST新梅登陸資本市場,藉此開啟了PERC真正的技術紅利時代。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僅以愛旭股份作為專業電池廠商的案例探討電池環節的發展歷程,不代表任何立場。
 
之后兩年里,PERC的技術紅利仍然支撐著專業電池企業業績的快速增長。2019年愛旭科技實現營業收入60.69億元,同比增長47.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85億元,同比增長69.6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4.90億元,同比增長92.47%。另一方面,全球光伏終端需求的持續增長也進一步延長了PERC技術紅利的生命周期。
 
到了2020年,在疫情影響下國內、外裝機需求暫停的上半年,電池環節面臨著巨大的出貨壓力,生產成本倒掛,電池板塊利潤被持續擠壓。盡管借助下半年的搶裝,電池企業仍然收獲了持續被客戶催貨的“待遇”。
 
但經此一役,對于組件企業來說,補全一體化產能中的短板——電池已然成為2020年乃至此后的戰略布局“重頭戲”。2020年對于專業電廠企業來說,盡管營收與凈利潤仍然保持了正增長,但增速已然放緩。
 
可以說,在技術導入與產能規模化均成為先行者的愛旭股份是PERC時代最為受益的專業電池廠之一。從專業電池廠商近幾年的發展歷程來看,P型時代,電池環節的技術紅利更多的來自于技術導入的速度與戰略布局——技術門檻還未足以成為企業的絕對競爭優勢。
 
在轉換效率逐步接近理論上限以及硅成本居高不下的2021年,PERC技術的時代紅利正逐步消亡,對于電池企業來說,考驗再次襲來。而N型電池技術便是解決這一問題并且持續助力電池環節保持盈利的“殺手锏”。
 
但當下的問題是,從光伏制造業的發展來看,后發優勢不容小覷,技術先行者往往被淹沒在行業發展的車輪下。TOPCon與異質結的終極之戰中,設備成本、量產效率、良率缺一不可。在有更多的數據支撐前,無論是頭部的一體化企業還是專業電池廠,都在暗自儲備力量,以期一擊必中。
 
 
部分企業儲備電池技術路線匯總,僅供參考
 
按照普樂科技創始人歐文凱的預測,N型電池技術在2022年將具備與PERC爭鋒的能力,屆時N型電池時代可以賦予電池企業獲取高額利潤的契機,“一是產業鏈技術進步最密集的環節輪到了電池環節,電池廠商在主導量產工藝和設備選型;二是上游硅料和硅片即將進入較長的產能過剩價格下降周期,電池采購成本等非技術成本將大幅降低,上游價格下降將大幅改善電池組件環節毛利率受壓的情況;三是N型電池越來越高的轉換效率,在不斷開啟新的高毛利率市場。”

電池賽道的“廝殺”
 
在技術路線的爭奪正酣的電池企業(本文僅指專業電池廠家),還面臨著垂直一體化企業與跨界者的市場份額“蠶食”之爭。
 
根據PVIn'fo'link觀察,回顧2021年供應鏈源頭漲價的帶動,電池片環節持續受到硅片、及下游組件兩端的擠壓,且單晶PERC電池片產能嚴重過剩,電池片廠家僅能守住微薄利潤。垂直整合廠家在下半年都有新的電池片產線持續上線、自給率持續提升,專業電池片廠家市占率逐漸被瓜分,增長幅度開始縮減。從Infolink數據庫觀察,前五大專業電池廠在2020年的出貨年增率達到81%,而2021年出貨年增率則縮減至36%,證明在垂直整合廠積極擴張下,專業電池片的銷售持續受擠壓。
 
 
經過近五年的發展,PERC時代紅利與不斷增長的終端需求造就了新的電池細分領域格局——通威、愛旭、潤陽、潞安、中宇五大專業電池廠鼎立的局面。但對于電池企業來說,面對N型技術路線以及大尺寸多樣化的復雜局面,產能與行業的匹配程度正帶來更進一步的壓力。
 
現有的電池龍頭企業不僅面臨來自于技術、市場與產品匹配的挑戰,后來者亦虎視眈眈。在專業電池廠中,TOP 5僅有兩家登陸資本市場,面對后續技術與擴產的資金壓力,電池企業上市壓力可見一斑。更有甚者,還需要面對投資者的業績對賭壓力,這對于盈利起伏巨大的電池企業,無疑是雪上加霜。
 
但另一方面,尚未上榜的電池廠商也有著小而美的業績以及沖擊上市的“野心”。與此同時,面對新能源的廣闊發展空間,更多的跨界者正躍躍欲試,尤其是今年以來,包括華潤電力、金剛玻璃、寶峰時尚、明陽智能等各領域企業紛紛殺入光伏電池領域,試圖在這場新能源的盛宴中分羹獲利。
 
眾多的涌入者,一方面源于在光伏行業現有的產業環節中,電池環節還存在著諸多不確定性,這意味著初始賽道中的更多機會,鈦礦領域研發院校、企業多達數十家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面對跨界者的充裕資金,以及行業內一體化企業逐步提高的電池產能,專業電池廠商需要在N型技術領域凸顯出真正的核心競爭力——轉換效率,歸根到底即是度電成本的競爭。但如果轉換效率拉不開差距,電池領域仍將在無盡的內卷中逐漸消耗盈利的能力。
 
尺寸、技術路徑、量產數據、產能布局……無一不在考驗著電池企業。TOPcon與異質結廝殺正酣,異質結的吉瓦級產能上線仍然遙遙無期,而被行業寄予厚望的TOPcon擴產進度亦在延遲,行業龍頭隆基的雙料世界紀錄也在持續擾動行業,還有以ABC等為代表的其他技術路線試圖尋找新的捷徑,同時新進入的玩家在積極布局。
 
對于電池環節來說,真正的競爭時代即將到來。
 

 
 
[ 新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