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上海電氣將以“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控制化石能源總量,著力提高利用效能,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為目標,加速向國家“3060”目標快步推進。

當下,減碳降排已成全球共識,全球能源轉型迫在眉睫。作為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進程中不可或缺的配套環節,國內外儲能市場也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儲能設備供應商們在搶占國內儲能市場的同時,也正在不斷加速向海外市場拓展的步伐。作為在儲能領域耕耘多年,且在國內電網側、新能源側、用戶側和調頻儲能領域實現全場景儲能應用的上海電氣(601727.SH 02727.HK),其儲能業務正式開啟進軍海外市場的征程。
近日,上海電氣國與美國上市公司PGTK(Pacific Green Technologies,Inc. 太平洋綠色技術有限公司)就英國REP 1 & REP 2儲能項目簽訂供貨協議。該項目容量為100MW/100MWh,預計2022年二季度正式供貨。此外,雙方在該供貨協議基礎上還將進一步溝通項目延保協議。本次合作是上海電氣繼2020年初PGTK簽署電池儲能系統戰略制造框架諒解備忘錄后的首個落地項目。
太平洋綠色技術公司作為國際知名儲能項目開發商,計劃在英國儲能市場開發一系列儲能項目,總規劃容量為1.1GWH。此次合作的順利開展,將助推上海電氣在英國市場、歐美市場乃至整個海外市場的拓展開發,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中金公司研報測算,全球2030年電化學儲能出貨將達864GWh,對應電池Pack市場空間8857億元,較2020年超過30倍成長空間,其中海外市場出貨/市場空間占比達78%/90%,相比國內市場需求及空間更廣闊。根據ICIS(安迅思)預測,未來十年英國將在歐洲電池儲能市場保持主導地位。
上海電氣2021年中報顯示,公司在儲能領域,已分階段、分領域布局鋰電池、液流電池、燃料電池和退役電池系統四個領域。公司投建了國內首個市場化運營的電網側共享鋰電儲能電站,是公司探索儲能商業化模式的一大舉措,通過收購贏合科技進一步深入鋰電池產業鏈。上海電氣已推出兆瓦級全釩液流電池,可實現分布式、集中式全覆蓋調峰調頻。由上海電氣自主研發制造的1MW/1MWh全釩液流電池儲能電站在廣東汕頭市濠江區風電產業園順利通過驗收,該儲能電站與風力發電機組、屋頂光伏電站、廠區負荷等共同組成“風光荷儲一體化”上海電氣汕頭智慧能源示范項目。在燃料電池領域,聚焦電堆和膜電極技術和產品,已推出了第二代60KW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并完成強檢測試,具備商業裝車條件。上海電氣在國內退役電池儲能領域名列前茅,已完成了10余個示范項目。
隨著風光氫發電在電力供給中占比逐步提高,所需儲能和調峰電源的配套需求也日益提高。公開資料顯示,上海電氣儲能領域已形成了適應風電、光伏、氫能、儲能等構建的新型電力結構的儲能應用場景,已初步形成了獨特的新能源產業布局,并勾勒出清晰的戰略進發路線。上海電氣“新能源+儲能”業務模式已建成多個示范項目,近期發電側調頻儲能項目--廣東粵電大埔電廠儲能調頻項目已正式投入商業運營,機組綜合性能指標進入市場前10%,調頻凈收益在市場排名前列。前期在電網側投資建設的100MW/200MWh金寨儲能示范項目升壓站已于近期封頂;在用戶側已建成上海閔行工業區建設首個具有商業模式的“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項目,園區近2萬平方米的屋頂上鋪設了光伏板,替代了部分火力發電。
光伏發電109萬度/年,相當于減少800噸左右二氧化碳的碳排放量,有害氣體排放量降低了1噸左右;此外,上海電氣在青海格爾木建立國內首座共享儲能電站,也已成功運行。作為國內首個投運的商業化運行獨立儲能電站,該項目成功打通“源網荷儲”及“風光水火儲”兩個一體化通道。
“上海電氣在示范項目商業模式實現業績零突破后,可復制推廣,滾動參與,成為實現戰略轉型的‘新引擎’。”上海電氣如此表示。“示范項目的成功實施,在上海電氣內部也形成了儲能領域的產業聯動。既拉動了旗下相關單位的內配套業務,同時還有效推動了上海電氣輸配電集團傳統業務的升級,帶動上海電氣在儲能電池、能量管理系統、PCS、儲能系統集成,以及工程領域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由此可見,未來的上海電氣將以“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控制化石能源總量,著力提高利用效能,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為目標,加速向國家“3060”目標快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