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清潔能源裝備特色產業園。推進以德陽經開區為核心,以德陽高新區、凱州新城為支撐的清潔能源裝備特色產業園建設。支持德陽經開區、德陽高新區擴區調位,進一步完善功能配套,著力提升全國綜合排名位次。啟動清潔能源裝備創新策源、成套和極限制造、智能制造和數字運營、關鍵零部件供給、系統集成服務“五大中心”建設,編制年度“五大中心”建設重大項目和重點任務清單。
培育全球清潔能源裝備地標產業。堅持把清潔能源裝備產業作為建設制造強市的重要支柱,依托“國字頭”能源裝備龍頭企業,落實產業“珠峰”行動計劃,構建貫通“源網荷儲”的全產業鏈。加快推進國家發電設備機械零部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智慧工業管理云平臺等重點項目建設,確保成德高端能源裝備產業集群通過驗收。推進G50重型燃機示范試驗電站建設。鞏固提升發電裝備領先優勢。著力引育先進電網裝備、負荷側裝備等領域補鏈項目。實施一批“新能源+儲能”試點示范工程。
打造清潔能源裝備“鏈主”企業。深化與東方電氣戰略合作,量身定制政策包,強化專業服務精準供給,支持通過并購、引進、參股等方式補鏈強鏈擴鏈,提高產業垂直整合度,支持東方電氣打造清潔能源裝備“鏈主”企業,構建以“鏈主”企業為中心、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體系。支持組建產業聯盟、投資聯合體。引導剝離下料、結構件焊接、噴涂等低附加值環節。鼓勵融入首臺套大規模市場應用生態系統,促進G50燃機、大功率陸上風電機組、氫能儲能等新裝備新技術推廣應用。支持優質企業上市融資。
組建國家清潔能源裝備行業研究院。推進現有國家級科研平臺建設和優化重組,積極融入天府實驗室體系建設,依托東方電氣組建國家清潔能源裝備行業研究院。制定重大裝備產業技術攻關路線圖,全力攻克燃機高溫合金材料、高端閥門、電站控制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加強與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國內高校院所等科技成果源頭對接,布局建設一批中試熟化基地,健全首購首用激勵機制,打通“研發—工程化—產業化”創新鏈條。
辦好2022世界清潔能源裝備大會。加強與國家相關部委和省級部門對接,及時掌握、反饋各項信息,落實相關要求,協調推動建立部、省、市協同聯動機制。編制大會總體方案和籌備工作方案。按程序確定大會第三方執行機構。著力做好嘉賓邀請工作。配合制定重點項目推介方案、目標企業營銷方案。協調建立重要領導嘉賓出席、全球龍頭企業參展等軟指標和入駐企業數、落地項目數、引進人才數等硬指標相結合的考核機制,力求取得會展集聚帶動產業集聚的實效。
健全制造強市試點示范工作機制。堅持在制造強市建設領導小組統籌下,建立“鏈長+鏈主”雙鏈式推進機制,組建專人專職、專業專辦、實體化運作的制造強市試點示范工作專班,落實“先行先試”和“示范引領”兩大任務,實行“清單制+責任制”,健全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加快推動制造強省戰略轉化為德陽的重大規劃、重大政策和重大項目。做好信息報送工作。堅持以點帶面、先易后難和“成熟一項、推出一項”原則,出臺實施一批重大改革創新舉措,大膽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新經驗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