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060”目標提出以來,各光伏企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推動雙碳進度,而如今適合開發地面電站的土地資源日漸匱乏,制約了光伏行業的發展。該如何突破這一瓶頸呢?我國豐富的水面資源如魚塘、水庫,甚至許多采煤沉陷區或采煤回填區的水塘都可以用來發展水面光伏,不僅不占用土地資源還可就近消納,在政策和環境準入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作為光伏發展的新形式,水面光伏有望成為下一個市場爆發點。
作為水面光伏的踐行者,浙江同景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景”)研發的漂浮浮筒由鋁鎂合金包裹EPS泡沫塊組成,不僅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線、抗腐蝕、抗凍脹、抗風浪等性能,同時具備超強承載能力,使用年限達25年以上。在產品設計上,同景設計的漂浮支架浮筒采用填充式,即使部分破損,也能保證擁有足夠的浮力;相較于傳統工程塑料浮筒結構的中空形式,若有一處微小破損則會造成整個浮筒因漏水而下沉;同景漂浮浮筒獨一無二的產品設計,在產品性能和可靠性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升,順應平價上網的需求。
那么長期與水面親密接觸的浮筒,對水體環境有沒有污染呢?此次同景公司便對這一問題邀請了第三方權威機構TUV對已運行項目進行了水質檢測。
同景公司研發的浙江省首臺套產品SG-03太陽能水上浮置式固定發電系統應用于廣西右江魚梁庫區里拉溝30MWp水面漂浮式項目。該項目位于廣西省百色市田東縣境內,建設于水庫淹沒區,于2018年6月30日完成并網發電,至今已正常運行3年有余。
為驗證該項目在水庫板上發電的同時達到水質污染“零排放”,同景公司邀請第三方檢測機構TUV于2021年10月在項目水域對水質檢測樣品進行抽取檢測,未發現石化物及重金屬殘留,這一結果也驗證了同景研發的水面漂浮光伏支架系統對水質無污染的事實。
同景公司研發的水面漂浮支架系統所使用的浮筒、支架、錨固系統等材料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并已完成對浮筒及支架等配套材料進行相關的第三方檢測,部分檢測報告如下:
截止目前,同景水面漂浮支架系統應用逾300MWp,主要分布于廣西、安徽、山東、浙江等省份,并且市場關注度不斷提升。
此次同景公司獲取的廣西里拉溝漂浮項目的水質檢測報告可為客戶在后續水庫、湖泊,甚至對備用飲用水源等水域項目開發提供強而有力的數據支持,也為公司的科研創新發展提供示范作用。
展望2022年,同景公司將始終堅持“同道同景、共創共享”的核心價值觀,不斷創新,追求卓越,秉承高質量發展要求,打造綠色競爭優勢,促進公司高質量發展。
第三方權威機構TUV水質檢測報告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