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30日訊 料峭冬日,擋不住德州項目建設的滾滾熱潮。12月30日11時18分,全球單體最大的水上漂浮式光伏電站——華能德州丁莊水庫320兆瓦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標志著歷時兩年半建設的華能德州丁莊風光儲一體發電項目全部完成建設,德州市又一省重大項目竣工投運。

百米高空下俯瞰,八千畝湖面上,一個由60多萬塊藍色光伏板組成的超大“太陽鳥”圖騰方陣呼之欲出。這個面積相當于800個標準足球場的世界單體最大的水上漂浮式光伏電站,與丁莊風電100MW項目共同打包形成了華能德州丁莊風光儲一體發電項目,被列為2020年山東省重大建設項目。風電與光伏發電項目共用升壓站和送出線,順利實現“風光儲同場”。
華能德州電廠新能源部副主任吳沛森告訴記者,在白天,他們的光伏和風力項目都可以發電,而夜間風電發電量更高一點,相當于白天和晚上都有相對有比較穩定的電能供給,再結合比較先進的儲能裝置,整個項目的效能還是比較高的。

提高發電效率是水上漂浮光伏電站的重要優勢之一,由于光伏模塊溫度越高自身耗能越大,因此在水域環境下,水的蒸發冷卻可以降低光伏組件的工作溫度,從而提高組件工作的效率。所以相比于地面式光伏,它不僅節省了土地、更易于搭建,發電效率也提高了,而且經過實驗論證,可以有效減少水量蒸發。同時該項目所有部件、浮體都是安全環保的,對周邊生態植被不會有任何影響。
除了自身的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這個項目還探索使用了多項前沿技術,行業示范效應明顯,對山東乃至全國能源結構優化調整具有里程碑意義。

華能德州電源廠新能部主任張恩元說,“水上漂”首先要解決水面固定問題。他在錨固系統設計時大膽嘗試,極大地提升了浮體方陣物理尺寸的上限,同時還加入了浮體位移監測系統、組件自動清洗系統、無人機巡檢中心、驅鳥裝置等國內外先進技術,都是探索性的嘗試。
據了解,隨著我國在光伏發電領域的持續投入,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板生產國,還在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和發電量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華能德州丁莊風光儲一體發電項目投入運營后,年可提供清潔能源5.5億千瓦時,節約標準煤20.5萬噸。
閃電新聞記者 王佳亮 德州臺 喬興華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