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重磅!《中國便攜式儲能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1年)》發布

發布日期:2021-12-26  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作者:中國風光儲網--新聞中心

核心提示:重磅!《中國便攜式儲能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1年)》發布
  
        便攜式儲能電源,簡稱“戶外電源”,是一種替代傳統小型燃油發電機的、內置鋰離子電池的小型儲能設備,有大容量、大功率、安全便攜的特點,可提供穩定交流/直流電壓輸出的電源系統,電池容量在100Wh-3000Wh,配有AC、DC、Type-C、USB、PD等多種接口,可匹配市場上主流電子設備,適用于戶外出游、應急救災、醫療搶險、戶外作業等多個場景。2016年,全球便攜式儲能設備僅出貨5.2萬臺,預計2021年出貨量達到483.8萬臺,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48%。從市場規模來看,2016年全球便攜式儲能的市場規模僅0.6億元,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已達到111.3億元。展望未來,預計2026年全球便攜式儲能的出貨量和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3110萬臺和882.3億元。近日,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基于對便攜式儲能行業的大量調研的基礎上發布了《中國便攜式儲能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1年)》。研究報告對便攜式儲能產業基本屬性、便攜式儲能產業發展現狀、便攜式儲能產業上下游關鍵環節、便攜式儲能重點企業和便攜式儲能行業發展趨勢進行了研究和分析。為推動便攜式儲能行業規范發展,現將研究報告部分內容摘錄如下,供行業內企業參考!

第二章 便攜式儲能產業發展現狀研究

一、全球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全球便攜式儲能出貨量研究

近年來,在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智能終端應用普及程度不斷提高的同時,尋求自由、親近自然的戶外生活亦成為趨勢,戶外用電需求日益增加;此外,近年來自然災害呈現多發態勢,供電穩定性受到影響,應急備用電源已逐步成為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備用品。在過去,戶外及應急情況下的電力供應主要采用小型燃油發電機,但燃油發電機噪音大、操作復雜且污染環境,因此基于鋰電池等清潔能源技術的便攜式儲能行業逐步興起。同時,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帶動上游鋰離子電池產業的成熟,便攜式儲能行業得到迅速發展。2016年,全球便攜式儲能設備僅出貨5.2萬臺,預計2021年出貨量達到483.8萬臺,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48%。

圖 10 2016-2021年全球便攜式儲能出貨量:萬臺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二)全球便攜式儲能市場規模研究

便攜式儲能于2018年才開始起量,盡管行業發展時間較短,但其憑借綠色無污染、安全便攜、操作簡便、無噪音、大容量、大功率、可同時輸出交流及直流電、適配性廣泛等眾多優點,精準匹配了新時代電力需求市場的消費痛點,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常用電子電氣設備,廣泛應用于戶外出行和應急設備等多個領域,市場規模快速增長。2016年全球便攜式儲能的市場規模僅0.6億元,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已達到111.3億元。

圖 11 2016-2021年全球便攜式儲能市場規模: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三)全球便攜式儲能主要生產國家和區域布局研究

便攜儲能產品屬于制造類產品,對上游零部件包括電芯、電子元器件、逆變器、結構件的成本以及人工成本較為敏感。中國供給相對充足,在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應上具有一定優勢,同時中國消費電子制造業上下游配套齊全,基礎設施完善,制造業在全球產業鏈中成本、技術、質量、配套產業鏈等綜合優勢明顯。因此全球便攜式的工廠主要分布在中國,占據了90%以上的生產量和出貨量。其次是應用市場的需求,美國和日本作為最大的應用市場,萌生出一些自有品牌,占據小部分市場,但其部分品牌,例如Goal Zero等選擇采用中國企業代工的生產模式,其他部分品牌也采用自主研發和生產的模式。

圖 12 2020年全球便攜式儲能主要生產國家和區域分布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四)全球便攜式儲能主要銷售國家和區域布局研究

從銷售端來看,目前,美國是全球最大的便攜式儲能的應用市場,主要是由于美國用戶的戶外出游比例較高,接近50%,2020年在全球的應用端占比達到47.3%,其中戶外活動領域的出貨量約80萬臺,應急領域出貨不到10萬臺,其他應用領域出貨10萬臺左右;其次是日本,在全球應急領域的應用端占比達到29.6%,主要由于日本地震等災害事故頻發,應急電力設備的需求較高,2020年應急領域出貨約50萬臺,而在戶外應用領域出貨量較少,僅5萬臺左右,其他應有領域也有部分出貨。而在歐洲和加拿大等地,主要需求仍以戶外活動和應急為主,但由于歐洲地區多選擇自行車等輕便出游方式,對便攜式儲能的需求較少。而中國目前戶外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而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城市化程度、人均消費能力進一步提高,戶外消費習慣日趨成熟,便攜儲能市場潛力巨大。

圖 13 2020年全球便攜式儲能主要銷售國家和區域分布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二、中國產業發展現狀研究

(一)中國便攜式儲能產品出貨量研究

我國便攜式儲能行業是外向型特征十分明顯的行業,全行業超過90%的產量出口,是世界便攜式儲能的制造大國和外貿出口大國。得益于我國新能源汽車、儲能和上游鋰電池行業的快速發展,便攜式儲能領域迅速發展壯大。2016年,中國便攜式儲能總出貨量4.8萬臺,預計2021年總出貨量將達到438.8萬臺,復合增長率達到146%。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以及產品成本的進一步下降,便攜式儲能產品的市場滲透率將持續提高,市場空間廣闊。

圖 14 2016-2021年中國便攜式儲能出貨量:萬臺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二)中國便攜式儲能產品產值研究

由于全球大部分便攜式儲能產品由中國生產,因此中國市場主要從產值來分析。受鋰電產業發展積極影響,中國便攜式儲能產值迅速增長,預計2021年總產值將達到92.2億元。隨著下游應用市場的拉動,行業將繼續保持高位增長。

圖 15 2016-2021年中國便攜式儲能產值: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三、便攜式儲能產業競爭格局研究

(一)不同容量產品份額變化趨勢

從不同容量產品的市場份額來看,目前市場上主要以100-500Wh的產品為主,市場占比約50%,容量在500-1000Wh的低容量產品市場份額有所上升,預計2021年可達到40%左右,而容量在1000Wh以上的產品市場份額雖然總能占比較小,但仍然呈現每年遞增的趨勢,并且隨著上游電芯單體能量密度的提升以及電池成本得到一定控制,便攜式儲能產品的高容量占比將會繼續提升。

圖 16 2016-2021年不同容量產品份額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二)不同應用領域份額變化趨勢

從2016到2021年不同應用領域的市場份額來看,戶外應用領域仍是主要的應用場景,市場占比在40%以上。其次是應急領域,隨著全球極端天氣的頻發,在地震、海嘯、颶風、大火、暴雪等自然災害多發的地區,便攜儲能產品能解決災害缺電、停電、應急救援等電力短缺問題家庭用戶以及應急救援對應急電源備用的需求進一步增加,將帶動便攜式儲能在應急領域的出貨量,其市場份額也有所提升,達到40%以上。在車充、DIY以及電力缺乏等其他領域,隨著鋰電池成本的下降和用戶購買力的提升,其他領域市場的占比也會有所提升。

圖 17 2016-2021年不同應用領域份額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三)不同銷售渠道份額變化趨勢

便攜儲能產品作為消費電子類產品,目前幾乎所有的便攜式儲能品牌企業均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實現全球化銷售,其中線上銷售是其最主要的銷售渠道。2016-2018年,線上銷售占比不到50%,2020 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線上消費習慣加速養成,消費習慣的日益普及將有助于便攜儲能行業的全球化發展。2021年,全球便攜式儲能的線上銷售比例已超過80%。

圖 18 2016-2021年不同銷售渠道份額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四)主要企業市場份額研究

從企業出貨量來看,華寶新能市場份額最大,2020年占據16.6%的市場份額,其次是正浩科技、德蘭明海和安克創新等,海外企業中Goal Zero市場份額最大,其主要由國內的豪鵬科技和博力威為其代工。從企業營業收入來看,仍是華寶新能排名第一,占據20%以上的市場份額,預計2021年市場份額將提升到22%,由于部分電池類企業、電源類企業以及充電寶生產企業也具備進入該市場的技術基礎和能力,因此,整個便攜式儲能市場中小企業較多,而便攜式儲能產品容量不同的產品價格差異較大,且底部企業小容量產品居多,多以低價競爭的方式進入市場,因此行業前五企業占據50%左右的市場份額,并且隨著頭部企業的量價齊升,行業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升。

圖 19 2020年全球便攜式儲能企業競爭格局(左/出貨量,右/營業收入)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四、2021年便攜式儲能產業發展特點

(一)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便攜式儲能電芯價格上漲

2021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等下游行業均超預期增長,上游正極、負極、電解液等原材料持續短缺,電池成本直接增加,導致電芯價格普遍上漲,漲幅達到5%-15%,目前NMC(811)電池價格近110美元/kWh,Q4價格較Q1每kWh將高出10美元。而以高性價比著稱的磷酸鐵鋰電池,9月以來國內價格也上漲10%-20%。比亞迪等一線廠商也開始與簽約客戶重新商議價格,鋰電池的報價預計會拉升兩成左右,一線電池廠商2022年的報價可能會持續保持上漲,導致便攜式儲能的成本端壓力加大。

(二)大量企業進入導致行業競爭激烈

目前,便攜儲能行業逐步興起,尚處于行業發展早期。隨著鋰電池成本的逐漸下降,便攜式儲能的市場盈利方式逐漸清晰,近年來,便攜式儲能行業年均增長率達到200%以上,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受手機平板等快充技術不斷更迭以及戶外出游越來越流行的影響,移動電源已經無法滿足用戶多樣化的使用需求,而便攜式儲能作為一個新興的細分市場,則被逐漸越來越多的廠商關注,羽博、品勝等移動電源企業抓住行業發展機遇,轉戰便攜式儲能等市場,很快便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除此之外,還有大量數碼配件類企業開始利用自身配件供應優勢,切入便攜式儲能市場。由于大量企業的進入,導致便攜式儲能行業競爭加劇,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部分廠商開始以價格優勢取勝,產品質量和價格參差不齊。

(三)便攜式儲能行業長尾效應明顯

隨著全球智能化的速度加快,物聯網終端設備、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筆記本、無人機等智能終端的日益普及,人均智能終端保有量快速增長,人們對便攜電力的需求將持續提升。便攜儲能產品可用于家庭備用、戶外旅游、救援應急、電力補充等多個領域,需求場景豐富,面對的用戶群體較大,行業長尾效應明顯,具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和市場潛力。隨著產品完善、品牌發酵、消費習慣養成等因素影響,便攜儲能產品滲透率將會持續提高。

(四)便攜式儲能行業OEM和ODM廠商眾多

中國是全球的制造工廠,上游電子制造業在全球貿易產業鏈分工中的長期優勢,便攜儲能產品上游制造業在全球產業鏈中成本、技術、質量、配套產業鏈等綜合優勢明顯,具有富士康、偉創力、仁寶等多家知名代工廠,從行業趨勢來看,無論是國內的ODM廠商還是OEM廠商,在制造領域只會越來越往高端走。其中迪比科是國內知名快充電源制造大廠,成為國內外眾多知名品牌ODM/OEM供應商。一方面,便攜儲能行業的原材料包括電芯、電子元器件、逆變器、結構件等,國內市場供給相對充足,在原材料的供應上具有一定優勢。另一方面,我國消費電子制造業上下游配套齊全,基礎設施完善,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有助于產業鏈的整體發展。中長期來看,我國將繼續保持代工的優勢。其便攜式儲能的全球出貨量仍將以國內工廠為主。

第五章 便攜式儲能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一、主要應用領域發展趨勢預測

(一)戶外活動領域需求預測

從戶外活動領域規模來看,戶外休閑包括露營、房車、公路旅行、手機、電腦、平板、無人機、照明、攝影等眾多場景,預計未來在戶外活動市場,仍以戶外休閑為主,而戶外作業則多以高容量產品為主,也將占據一定的戶外市場份額。預計到2026年,戶外活動領域新增需求將達到1355萬臺。

圖 22 2021-2026年戶外活動領域新增需求預測:萬臺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從戶外活動總市場空間來看,預計2021年全球戶外活動家庭數量約為15000萬戶,市場滲透率僅2.3%,預計到2026年,總數量將達到19300萬戶,按照便攜式儲能設備生命周期為3年計算,其戶外活動市場滲透率可以達到15.9%。

圖 23 2021-2026年戶外活動家庭數量及便攜式儲能市場滲透率預測:萬戶,%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從不同地區需求數量來看,戶外活動領域主要以美國為主,隨著市場滲透率的提升,預計2026年,美國戶外活動新增需求將達到600萬臺,中國市場逐漸提升,達到260萬臺左右,歐洲市場達到165萬臺左右,而日本由于戶外活動和應急領域有部分共同需求,因此單獨在戶外領域的新增需求僅130萬臺左右。

圖 24 2021-2026年不同地區戶外活動領域新增需求預測:萬臺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二)應急用電場景需求預測

以災害高發的日本為例,2018 年9 月發生的北海道東部地震致使整個北海道停電,停電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超1,500 億日元;2018 年9 月臺風“潭美”導致沖繩縣內超過70,000戶家庭停電。便攜儲能產品能解決災害缺電、停電、應急救援等電力短缺問題,并能與太陽能板組合形成小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在災后電網癱瘓及毀壞情況下,為災后生活實現持續離網發電,保障災民的基本生活需求,2019 年日本防災協會便已將便攜儲能產品列為防災安全物資認證產品。未來,隨著應急備用電源的逐步普及以及便攜儲能產品對小型燃油發電機的逐步替代,便攜儲能產品在應急備災市場的需求空間將更加廣闊。預計到2026年,全球應急領域新增需求將達到1155萬臺。

圖 25 2021-2026年全球應急領域新增需求預測:萬臺

圖片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2021年,全球應急領域需求的總體家庭數量約為11000萬戶,市場滲透率僅3%,預計到2026年,總數量將達到14000萬戶,按照便攜式儲能設備生命周期為3年計算,應急領域市場滲透率可以達到19.4%。

圖 26 應急領域總體市場空間及便攜式儲能市場滲透率:萬戶,%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從不同地區需求數量來看,由于地區特殊性以及消費習慣的養成,應急用電領域仍然以日本為主,隨著市場滲透率的提升,預計2026年,日本應急用電領域新增需求將會達到330萬臺,美國新增需求約為200萬臺,中國和歐洲的新增需求分別達到190萬臺和120萬臺,而非洲和南亞等國家的新增需求可能達到40萬臺以上,除此之外,其他國家和地區對應急領域的新增需求也將超過230萬臺。

圖 27 2021-2026年不同地區應急用電領域新增需求預測:萬臺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三)其他應用領域需求預測

除去戶外活動領域和應急用電場景之外,還可應用于車載充電、DIY以及電力缺乏地區的用電等眾多領域。隨著產品性價比提升,其他領域的滲透率也將有所提升。預計到2026年,其他領域對便攜式儲能的新增需求或將達到600萬臺,市場滲透率將提升至8.3%。

圖 28 便攜式儲能在其他領域的新增需求及滲透率預測:萬臺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四)產品性能增強且價格下降將有效提升市場滲透率

隨著全球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鋰電池作為用途最廣泛的化學二次電池,近年來技術不斷進步,隨著其性價比不斷提升,已逐步替代鉛酸等其他二次電池,成為動力、消費和儲能電池的首選。受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產業的拉動,國內動力和儲能電池企業產能加速投產,規模優勢的擴大進一步降低鋰離子電池價格,除此之外,磷酸鐵鋰和鈉離子電池的技術成熟進一步控制了電池成本,因此以鋰電電池為主要構成部分的便攜式儲能產品的價格有望進一步降低,其對傳統小型燃油發電機的替代優勢將更加明顯,在總體市場的滲透率也將快速提升。預計到2026年,全球便攜式儲能市場滲透率將達到14.5%。

圖 29 便攜式儲能總體市場滲透率預測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二、便攜式儲能對傳統小型燃油可移動式發電機的替代性分析

(一)節能減排政策推動便攜儲能對傳統小型燃油發電機的替代

隨著全球低碳經濟的發展以及節能減排政策的出臺,新能源汽車逐漸替代燃油汽車、電動摩托車逐漸替代燃油摩托車的趨勢促使便攜式儲能加速替代傳統小型燃油發電機。便攜式儲能不僅彌補了充電寶和發電機之間的空缺地帶,由于其全生命周期成本較燃油發電機便宜,且操作更為便捷,效率更高、更清潔等特點,還對小型的燃油發電機具備替代優勢。在美國亞馬遜網站的Outdoor Generator分類中,包含了柴油、汽油發電機和帶電池的戶外電源,便攜式儲能已被行業公認為小型發電機的替代產品。

(二)傳統小型燃油可移動式發電機總體規模及預測

據統計,2020年全球便攜式電站市場規模為250億元,基本以便攜式燃油發電機為主,單價在2000元左右,以DuroMaxPower、Generac、本田品牌為主。隨著便攜式儲能設備逐步對小型燃油可移動式發電機形成市場替代,其市場規模將會有所下降,但由于大容量的便攜式儲能設備價格較高,部分大功率燃油發電機產品仍然會有一定的市場空間。預計到2026年出貨量可能降到900萬臺左右。

圖 30 2020-2026年傳統燃油可移動式發電機總體規模及預測:萬臺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三)便攜式儲能替代比例分析及預測

隨著應急備用電源的逐步普及以及便攜儲能產品對小型燃油發電機的逐步替代,便攜儲能產品在應急和救援救災市場的需求空間將更加廣闊。樂觀來看,在全球新能源發展的趨勢的大環境下,便攜式儲能的清潔性優勢對小型燃油發電機的替代有一定的必然性,但燃油發電機價格便宜、技術成熟、同時輸出功率較大(通常可達2-8KW),可以通過不斷添加燃油長時間地輸出電力,而便攜式儲能只適用于備電和短時間應用,帶電量多為1000Wh左右,不適用于持續用電或電量需求較大的用戶,因此預計到2026年替代比例可能達到18.6%左右。

圖 31 2021-2026年便攜式儲能對小型燃油發電機的替代比預測:%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四)便攜式儲能的替代邏輯分析

與傳統燃油發電機相比,便攜式儲能設備具備一定優勢,但同時也有不足之處,因此僅在部分應用場景具備替代可行性。從輸出功率來看,便攜式儲能一般最大功率為3KW,而傳統燃油發電機的輸出功率最高可以達到2-8KW,因此在大功率用電的場景替代比例可能較低;從供電量來看,便攜式儲能容量一般在100-3000Wh,而傳統燃油發電機可持續供電,因此在需要長時間用電的領域替代性也較差。但是從體積和重量來看,便攜式儲能重量更輕,攜帶更方便,因此在輕旅行或復雜地形的應急救援等領域替代可能性較大;從使用方法來看,便攜式儲能操作簡單,無污染、無噪音、使用舒適;從周期性成本來看,1000Wh的便攜式儲能約3000元,且不需要維護,能源為電能,度電成本按居民用電電費計算約0.5元/kWh,而2KW傳統燃油發電機單機成本約2000元,但周期性維護成本較高,以柴油為例,使用成本約0.7元/kWh;從使用壽命來看,便攜式儲能在500次完整循環后約80%的初始電量,而傳統燃油發電機可持續使用10000至30000小時,使用壽命更長。

表 10 便攜式儲能和傳統燃油發電機的對比分析

三、便攜式儲能總體出貨量及市場規模預測

(一)出貨量預測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能源結構變革,萬物互聯時代智能終端日益普及,電力已成為現代經濟的核心。盡管芯片短缺和新冠疫情對供應鏈產生的負面影響,但物聯網的市場仍在繼續增長。預計2021年全球聯網的物聯網設備數量將增長9%,達到123億個活躍終端。到2026年,可能會有超過270億的物聯網連接,萬物互聯時代的來臨,將進一步推動人均電力需求,尤其人均便攜電力需求的增加。而基于鋰電池的便攜式儲能成本得到進一步控制后將會有較大規模的替代以及新用戶增加。預計到2026年全球及中國便攜式儲能設備的出貨量將分別達到3110萬臺和2867萬臺。

圖 32 2022-2026年全球便攜式儲能出貨量預測:萬臺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二)市場規模預測

隨著便攜式儲能設備容量的增加,高容量的產品均價將會有所提升,但低容量產品隨著上游電池成本的下降就會有所下降,總體趨勢來看,均價仍會呈現逐漸上漲的趨勢,總體市場規模也會不斷上漲,預計到2026年,全球便攜式儲能的市場規模將會超過800億元,中國市場總產值將超過700億元。

圖 33 2022-2026年全球便攜式儲能市場規模預測: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四、便攜式儲能發展格局預測

(一)不同區域需求競爭格局預測

從市場空間來看目前主要的市場集中在北美、日本、歐洲和中國,其次東南亞、南美、非洲等潛在的貧窮缺電市場。雖然東南亞、南美、非洲等潛在的貧窮缺電市場空間較大,但由于其購買力較弱,短期內中高端產品很難迅速打開市場,最大的方式是前期以低端產品先進入市場,在逐漸打開市場,從長期來看,由于對電力需求的必要性,未來具備較大的市場潛力。因此3-5年內,全球主要的市場仍將集中在北美、日本、歐洲市場,中國市場隨著自駕游,周邊游等戶外出行比例提升后,市場也將具備一定的競爭力。

(二)主要品牌企業競爭格局預測

便攜式儲能市場目前處于行業發展初期,市場不斷被打開,入局者眾多,短期內很難向頭部聚集。隨著下游終端數量的增加以及用戶對便攜式儲能的接受度逐漸提升,便攜式儲能的市場的逐漸打開,率先入局的華寶新能、正浩科技等企業已占領部分市場,并通過不斷擴大產能來擴大其市場份額;同時,部分生產UPS電源、充電樁、鋰電池、移動電源等具備一定技術和行業積累的企業,隨著快充技術的普及,產品利潤空間逐漸被壓縮,因此開始開辟新興的戶外電源市場,例如品勝、羽博等,市場競爭格局逐漸被分散;除此之外,小米、華為等互聯網巨頭開始推出便攜式儲能產品,憑借其知名度及技術優勢,將很快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但從長期來看,隨著行業標準化發展,具有技術優勢和品牌優勢的企業將會更快搶占市場,部分低端產能則面臨淘汰,整個便攜式儲能行業將逐漸向頭部企業聚集,行業集中度將逐漸提升。


 

 

 
關鍵詞: 儲能
 
[ 新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