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政研室就大型風光電建設項目向國家能源局致函,獲有關司局的電話反饋。
國家能源局于近期下發《關于組織擬納入國家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以省為主體推動大型重點光伏基地項目開發建設并在12月15日前上報??紤]到《通知》中要求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且并未提及生態文明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綠發會政研室日前向國家能源局發出建議函。

周晉峰在電話溝通中表示,大型風光電項目建設,涉及生態敏感和脆弱區域,《通知》中僅包括“不涉及生態紅線”一項環保要求,是遠遠不夠的。
對此,周晉峰特別強調,在后續相關項目文件中,需明確體現兩點:一是以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二是要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監測與評估工作。
“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已經發生很多這類情況,生態文明大家都在學習,但在實際工作中卻還缺乏真正落實,這也導致了很多損害生態環境、破壞生物多樣性的情況,不僅在荒漠地區,也包括在濱海地區。如天津八卦灘濕地,雖具有核心重要的生態功能,但未被地方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再有四川雅礱江大型水電建設項目,危及了五小葉槭的棲息地,我們也提起了訴訟。還有與國網調研輸電線網對鳥類的影響等。”周晉峰表示,“時代在變化,以前的環評和項目推進,幾乎沒有生物多樣性相關內容,但現在依然如此建設,顯然是與生態文明思想相違背的。”
周晉峰指出,“雙碳”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同樣重要,不能顧此失彼。部委的文件中應該在這方面明確強調,以此傳達出重要的理念,也為項目可持續發展指明方向,避免大批的項目上馬之后,在學術界和國際社會引起廣泛爭議。希望有關部門能進一步加強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對項目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引導,在建設中切實保護生態,嚴防可能對我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