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能建廣東院規劃、設計、采購、項目管理和整體調試驗收的廣東省首個電廠側分散式風電項目——汕尾紅海灣電廠分散式風電場順利并網投產。
該項目位于廣東汕尾紅海灣經濟開發區白沙湖畔、紅海灣發電廠內,總裝機容量10.8兆瓦,建設3臺單機容量為3.6兆瓦沿海陸上抗臺風機組。作為電廠內分散式風電項目,它利用電廠自有土地建設,有效提高了廠內土地和風能資源的利用率,進一步優化了電源結構,讓傳統火電煥發出"新姿",是廣東省在雙碳目標下推進多能互補發展的重要實踐。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多能互補發展,陸上風電發展從規模化集中開發,轉向規模化開發與分散式開發"兩條腿走路"。廣東院立足廣東省能源結構及資源分布實情,積極探索不同應用場景與分散式風電場的深度融合。在對廣東省陸上風能資源和分散式風電應用場景進行充分評估的基礎上,形成了廣東省分散式風電場發展研究專題報告,并在汕尾市政府和廣東能源集團的大力支持下,推動紅海灣項目率先完成從規劃、核準,到落地實施的全過程。
期間,廣東院還依托項目開展了分散式風電技術與經濟模型課題研究,形成了分散式風電及配套儲能工程通用造價體系、適用于風資源評估的氣象數據庫搭建、建(構)筑物對風流場影響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基于這些成果,實現了廠內風資源的精細化評估和風機機位點的最優化布置,提升了風場的發電量,使項目具有良好的技術經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