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發的《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打造海上風電等5個千億級以上海洋產業集群。廣東鑒衡海上風電檢測認證中心負責人表示,要充分發揮國家海上風電裝備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的作用,攻關海上風電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技術,為廣東(陽江)國際風電城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國家海上風電裝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項目于2018年落戶陽江高新區,建有葉片實驗室、整機實驗室、在役機組檢驗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等。其中,葉片實驗室是國內首個、全球最大、檢測能力最強的葉片全尺寸實驗室,整個車間長170米,寬135米,可以同時容納5個150米的風機葉片進行測試。

廣東鑒衡海上風電檢測認證中心有限公司實驗室負責人 呂路勇:
我們在陽江基地已經開展了5MW(兆瓦)和6MW(兆瓦)機組的檢測工作,檢測數據滿足現行國家國際標準的要求。我們目前正在開展最長的102米全尺寸結構葉片實驗,預計在2022年二月份完成全部實驗,為后續更大葉片的發展提供數據支撐。

為了滿足“十四五”期間批產的10MW(兆瓦)級別風電設備的檢測需求,該中心將從兩個不同的緯度進行改造升級,為廣東(陽江)國際風電城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廣東鑒衡海上風電檢測認證中心有限公司實驗室負責人 呂路勇:
檢測能力方面,首先拓展檢測范圍,建立10MW(兆瓦)以上的電網相關的檢驗能力。檢驗方面,建立針對已經運行機組的運維檢驗能力,定期開展機組的健康狀態檢驗,建立機組的健康檔案,為風電場的安全高效運行提供技術服務支持和支撐,推進我們陽江風電產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