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區石柱鎮鐵龍村大力發展光伏產業,采取“板上發電、板下種植”的太陽能發電與溫室農業相結合的新型發展模式,促進群眾持續增收致富。一排排光伏板,不僅‘照亮’了脫貧戶的小康路,更破解了村集體經濟的‘空殼’問題,成為百姓手中的“陽光存折”。
今年71歲的劉文輝是村里光伏扶貧電站的管護員。他告訴記者,現在他每天最關心的是天氣,只要有太陽,鄉親們就有源源不斷的收入。劉文輝和很多村民一樣,以前從沒見過光伏板,自己也搞不懂光伏發電的原理,但他們心里知道,如今電表箱不停閃爍的數字,就是每家每戶增收致富的希望。
石柱鎮鐵龍村村民劉文輝說:“平時就是負責除這光伏里頭的草,讓這草不能遮擋這光伏板,再一個就是經常性清洗光板,另外呢,就是經常搞一些巡查,防止有人進來觸電,或者還有破壞的這種現象,這一月嘛,就是給個350塊錢呢,也是在自己家門口里,這很方便,活不重。”
2017年,鐵龍村落實國家光伏扶貧政策開始建設村級光伏扶貧電站。2018年底,全村建成了占地9畝、總裝機容量278千瓦的3座光伏扶貧電站。一排排光伏發電板整齊排列,一塊塊藍色多晶硅組件在太陽照耀下閃閃發光;配電室內一條條電纜從四面八方匯聚到一起,源源不斷地將電流傳輸到國家電網。光伏板不僅把荒地荒坡變成了‘金山銀山’,更給全村種下了一棵棵‘搖錢樹’。2020年,在村“兩委”帶領下,鐵龍村提高電站土地利用率,在光伏板下套種特色中藥材蒼術,走上了“板上發電、板下種藥”的太陽能發電與溫室農業相結合的新型發展模式,促進群眾持續增收致富和產業可持續發展。
石柱鎮鐵龍村黨支部書記王紀善說:“全村共有光伏電站三個,板子是1000多塊,一天能發1000多度電,全年收入10萬元左右,80%用于脫貧戶,20%用于集體產業發展,再一個板上是光伏,這個光伏板下種的中藥材,一畝地,三年以內可收入到2萬多塊錢,這是一個很高的收入。”
據了解,目前在鐵龍村,僅此一項,共帶動36戶脫貧戶戶均年增收3000元。光伏扶貧電站既讓脫貧戶享受到了家門口就業的便利,也持續增強了他們增收致富的內生動力。(記者:陳薇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