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13時37分,全球首臺抗臺風型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與漂浮式海上風電平臺組成“三峽引領號”,在廣東陽江海上風電場成功并網發電,標志著我國在全球率先具備大容量抗臺風型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自主研發、制造、安裝及運營能力。
01:00
漂浮式海上風電技術被業內寄望為“未來深遠海海上風電開發的主要技術”,已在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探索。與傳統固定于近海海床上的風電機組相比,漂浮式機組在深遠海部署,可在獲取深遠海域穩定優質風電資源的同時,不影響近岸漁業及其他相關產業活動。
我國南海海域臺風活動頻繁,“三峽引領號”根據50年一遇的極端風浪流工況設計,最高可抗17級臺風,為我國海上風電探索抗臺風技術、向更深海域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逐浪深海并非易事,全球漂浮式海上風電普遍面臨技術、成本與產業鏈成熟度低等困難。依托國家、廣東省有關科研項目,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產業鏈相關企業相繼攻克了在臺風頻繁、海況復雜、波浪惡劣等條件下,抗臺風風電機組、半潛式基礎及系泊系統、壓載調控、動態電纜研制、“風機+平臺”一體化拖航及就位安裝等漂浮式海上風電關鍵技術,主要方案均為國內自主核心技術。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視頻及圖片均由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記者 何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