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儲直柔”技術有望在神州大地大展身手。12月2日,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總裁侯金龍在華為科技信任峰會上表示,華為正在建設華為數字能源安托山基地,將打造成為全球最大的“光儲直柔”近零碳園區之一,預計將在2022年投入使用。
◎記者 時娜 ○編輯 全澤源
2021年10月,《國務院關于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發布,明確要求提高建筑終端電氣化水平,建設集光伏發電、儲能、直流配電、柔性用電于一體的“光儲直柔”建筑。“光儲直柔”技術由此走到聚光燈下。
“光儲直柔”是指在建筑領域應用太陽能光伏、分布式儲能、直流配電和柔性交互四項技術。“光”、“儲”分別指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儲能應用于建筑場景內外部,成為其配電系統重要組成部分;“直”指的是將建筑配用電網由交流電改為直流電;“柔”則為柔性用電,即建筑用電設備需具備中斷調節能力。
侯金龍表示,智能化、低碳化是未來幾十年的兩大確定性發展趨勢。其中,低碳化目標落實到能源行業,就是發電清潔化、用能電氣化、調度智能化,通過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逐步替代傳統的化石能源,從源頭上開啟人類“全面脫碳”進程。
正在建設的“光儲直柔”近零碳園區是華為探索低碳化的最新實踐。此前華為已經在東莞華為南方工廠、華為杭州研究所、蘇州研究所、南京研究所等屋頂廣場,建了總容量19.5兆瓦的分布式智能光伏電站,每年可發電1900萬度電,減少9000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侯金龍說,華為數字能源安托山基地建成后,每年可生產150萬度光伏綠電,年耗電量將從1400多萬度降到700萬度,年省電達50%,降低碳排放超過60%。
華為表示,后續還會建設、改造更多低碳園區。業界預期,華為在ICT(信息、通信和技術)領域、光伏解決方案領域有深厚的積累,“光儲直柔”將會是其自建及助力客戶建設低碳園區時采用的主要技術路線。
華為積極建設“光儲直柔”近零碳園區并非偶然,在“雙碳”戰略背景下,越來越多城市啟動了近零碳排放區試點建設,有的已推出配套支持政策。
上個月,深圳下發《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區試點建設實施方案》,擬選取減排潛力較大或低碳基礎較好的區域、園區、社區、校園、建筑及企業,分批推進近零碳排放區試點建設,計劃到2025年完成首批試點項目建設與驗收,形成示范帶動效應。
11月26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出,鼓勵金融機構依法設立綠色金融專門機構,設立國際綠色投資集團,探索開展碳中和相關工作,推進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
此外,湖北省也已經宣布將打造一批近零碳試點樣板,奮力助推湖北率先在中部地區實現綠色崛起。
◎記者 時娜 ○編輯 全澤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