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BIPV光伏瓦發電,太陽能景觀燈照明,柔性光伏發電玻璃,釩液流化學儲能,還有智能“零碳大腦”……不耗費水電,清潔環保又能自給自足的“零碳小屋”,你是否也想去體驗一番?
近日,臨平區東湖街道海珀未來社區金家角驛站——“零碳小屋”進入工程收尾階段,即將上線。據了解,這也是浙江省首個未來社區“零碳小屋”。
東湖街道海珀未來社區是浙江省第三批(整合提升類)未來社區創建試點之一,也是首批省級低(零)碳村(社區)試點單位。正在推進中的“零碳小屋”位于振興西路與雨荷路交叉路口,背靠金家角河道,是海珀未來社區金家角智慧綠道建設項目的核心一環。
“零碳小屋”占地面積約213平方米,整個屋頂都安裝了柔性光伏瓦,南側的幕墻則由光伏發電玻璃組成。“依托太陽能,20千瓦光伏平均每天發電30度左右,能滿足小屋用電的全部需求。白天用不完的能源則儲存在全釩液流儲能系統里,到了晚上,就可以為周邊沿線綠道景觀燈提供能源。”海珀未來社區黨支部書記蔣建偉介紹,“零碳小屋”通過“光伏+儲能+智能照明”的數智模式,構建起以清潔能源為主的新型能源微網系統,真正實現綠色環保、低碳高效。
此外,“零碳小屋”還擁有一個智能的“零碳大腦”,可依托數字孿生技術,通過遙信、遙感、遙測、遙控等功能,實現零碳小屋的全自動化運營管理。
據悉,小屋將于12月開放,屆時,還將有醫療志愿隊、山北樂跑團等常駐,為居民提供健康診療、基礎體檢、親子活動、自然教育、樂跑護理等公益服務。
踐行“雙碳”戰略和綠色發展理念,近年來,海珀未來社區持續進行有益探索,不斷擦亮綠色環保的城市底色。比如,打造區級垃圾分類示范村社,擁有垃圾回收“東湖模式”這一全國創新經驗,轄區有再生資源回收點、智能再生資源回收站等9個,定時定點半智能垃圾環保屋6個,全年回收垃圾1392噸;建設金家角河示范段,融合打造“健康+教育+低碳”場景,建設棧橋、觀景挑臺、生態綠道等便民設施,打造社區慢行“生活環”;借助大數據“智慧水環境”平臺,增設水平衡設備,將污水監測端口前移至小區內部,持續改善未來社區水生態環境。
“以點上‘盆景’帶動面上‘風景’,我們希望通過串珠成線,加速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綠色變革,打造未來社區低碳環保新風尚。”蔣建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