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頻率調整成功,紅場儲能站全部單元已實用化并網。”
11月24日,隨著國網杭州市蕭山區供電公司現場工作人員王旭這聲匯報,標志著35千伏紅場儲能站順利完成全省首次實用化并網。
通俗地講,35千伏紅場儲能站就像一個城市級“移動充電寶”,能夠在負荷低谷期儲存冗余負荷,并在用電高峰時段進行負荷釋放,有效緩解了電網供電壓力,提高供電可靠性。
“目前我們執行‘一充三放’策略,凌晨谷時充電,白天三個峰時放電,在紅場儲能站調節下,變電站也能夠因此降低主變和線路損耗,有效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王旭邊說邊展示了充放電計劃。
為了保障并網的長期穩定,前期紅場儲能站依據國標順利開展了包括電能質量適應性測試在內的22項測試,同時也通過了電站自動電壓控制系統子站聯調試驗。
試驗證明紅場儲能站不僅具備充放電功能,而且加入了電網運行調節的大序列,讓電網經濟運行變得更具彈性。
“紅場儲能站實用化并網是蕭山公司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建設的重要一環。儲能站以綠色、低碳、高效為目標,大幅提升了蕭山電網側儲能資源,將為2022年杭州亞運會等大型活動應急電源供電提供堅強保障。”國網杭州市蕭山區供電公司相關工作負責人譚卓強介紹道。
據悉,35千伏紅場儲能站隸屬220千伏鳳凰變電站供區,是全省首個全鋰電、全移動、預裝式儲能電站。站內配備了四輛250千瓦應急電源車、兩個500千瓦應急電源艙和8個1000千瓦應急電源艙,總容量達2萬千瓦時,相當于可以滿足2萬臺空調連續工作1小時。
接下來,國網杭州市蕭山區供電公司將以儲能產業化試點項目作為經驗和標桿,進一步推進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實景示范建設,著力打造低碳、綠色、彈性、智慧的電網示范樣板。
11月24日,隨著國網杭州市蕭山區供電公司現場工作人員王旭這聲匯報,標志著35千伏紅場儲能站順利完成全省首次實用化并網。

通俗地講,35千伏紅場儲能站就像一個城市級“移動充電寶”,能夠在負荷低谷期儲存冗余負荷,并在用電高峰時段進行負荷釋放,有效緩解了電網供電壓力,提高供電可靠性。
“目前我們執行‘一充三放’策略,凌晨谷時充電,白天三個峰時放電,在紅場儲能站調節下,變電站也能夠因此降低主變和線路損耗,有效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王旭邊說邊展示了充放電計劃。

為了保障并網的長期穩定,前期紅場儲能站依據國標順利開展了包括電能質量適應性測試在內的22項測試,同時也通過了電站自動電壓控制系統子站聯調試驗。
試驗證明紅場儲能站不僅具備充放電功能,而且加入了電網運行調節的大序列,讓電網經濟運行變得更具彈性。
“紅場儲能站實用化并網是蕭山公司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建設的重要一環。儲能站以綠色、低碳、高效為目標,大幅提升了蕭山電網側儲能資源,將為2022年杭州亞運會等大型活動應急電源供電提供堅強保障。”國網杭州市蕭山區供電公司相關工作負責人譚卓強介紹道。

據悉,35千伏紅場儲能站隸屬220千伏鳳凰變電站供區,是全省首個全鋰電、全移動、預裝式儲能電站。站內配備了四輛250千瓦應急電源車、兩個500千瓦應急電源艙和8個1000千瓦應急電源艙,總容量達2萬千瓦時,相當于可以滿足2萬臺空調連續工作1小時。
接下來,國網杭州市蕭山區供電公司將以儲能產業化試點項目作為經驗和標桿,進一步推進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實景示范建設,著力打造低碳、綠色、彈性、智慧的電網示范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