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鄉村振興和可持續發展有機結合,汕頭金平正在探索新路徑。連日來,金平區鮀蓮街道多次召開重點項目工作協調會議,研究部署近階段重點工作。其中,鮀蓮街道將因地制宜打造“光伏+漁業”新發展模式,建設一批“漁光互補”光伏電站,改變傳統的漁業養殖生產方式。

據了解,“漁光互補”是利用魚塘或灘涂上部空間開發建設光伏發電項目,上方光伏板進行發電,下方水域發展養殖,做到了空間上的立體全方位利用。通過“一種資源,兩種產業”集約發展模式,鮀蓮街道將實現經濟、生態“雙豐收”,使新能源產業成為片區新的經濟增長點。
南方+記者獲悉,該項目規劃建設包括發電場、升壓站、配電室、110KV輸電外線接網工程等,總投資約4.12億元,占地面積約110萬㎡,計劃于2022年底竣工,建成后年均發電量達1.02億千瓦時。
目前,鮀蓮街道蓮塘片已納入“漁光互補”項目示范區建設范圍。在街道的全力推動下,蓮光、新遼社區也已率先完成前期工作,正在著手測量、備料等環節工序,待準備工作完成后即進入實質建設階段。同時,其他社區也緊鑼密鼓地開展相關工作,力爭在今年年底全面啟動建設工作。
在前期謀劃過程中,鮀蓮街道“漁光互補”項目還充分考慮到養殖需求,因地制宜保持樁與樁的間距,以合理敷設覆蓋面積,既能在一定程度抑制藻類的繁殖,提升水體質量,同時也有效降低水面溫度,減少水分蒸發,為魚類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此外,鮀蓮街道還將結合產業發展趨勢,延伸發展光伏服務和光伏旅游,謀劃打造集光伏發電、農業種植、漁業養殖、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生態旅游農業光伏示范項目,傾力打造特色“光伏小鎮”。

蓮塘片區規劃圖。
近階段以來,鮀蓮街道全力推動街道各板塊經濟社會發展中重點難點堵點問題的協調解決。如今,牛田洋快速干道、金鳳西路、鮀西西路等建設工程正加快推進,天環冷鏈、江南果蔬等大型重點項目有序落地,鄉村振興示范帶也在謀劃實施中。
【記者】蔡沚彥
【作者】 蔡沚彥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