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被視作鈉離子電池的產業化元年,這從上市公司披露的訂單可見一斑。日前普利特(002324.SZ)公告與天宸股份(600620.SH)簽下5GWh訂單,近期也有傳藝科技(002866.SZ)、格林美(002340.SZ)、華陽股份(600348.SH)、普路通(002769.SZ)等多家鈉電相關企業先后表示已經獲得相關訂單,或正在根據需求出貨。而在去年,鈉電行業出貨量僅0.2GWh左右。
從鈉離子電池的應用來看,交通出行領域的電動兩輪車、小微型汽車與便攜式儲能較先獲得落地。不過,這也說明了鈉電池在現階段的使用場景仍有一定的局限,集中在需求電量較低的領域。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鈉離子電池在產業化初期成本優勢并不明顯,短期內只是對鋰離子電池的有效補充,更多定位還是去替代鉛酸電池。但待產業鏈完善后,規模量產的鈉電池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
企業加速產能布局 近期密集簽下訂單
根據相關公告,普利特控股子公司江蘇海四達電源有限公司(簡稱“海四達”)與天宸股份全資子公司天宸綠色能源科技(蕪湖)有限公司(簡稱“天宸能源”)簽訂《關于儲能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約定,本協議簽署后12個月內,交付不少于1GWh產品,本協議簽署24個月內,累計交付不少于5GWh產品。
普利特主營業務是高分子新材料產品及其復合材料,2022年8月完成收購海四達79.7883%股權交割,普利特也借助海四達新增了鋰電池和鈉電池業務。
得益于切入優質賽道,業績預告顯示,普利特今年上半年實現歸屬凈利潤2億元-2.5億元,同比增長329.76%-437.2%。據介紹,由于海四達已完成重組納入半年度合并報表范圍,公司產能提高和釋放以及儲能業務量的快速提升,收入利潤實現穩健增長。
今年普利特也全面加快了產能布局。5月31日,普利特還宣布了一項高達102億元的項目投資。據介紹,海四達與瀏陽經開區簽訂合作合同,擬成立子公司投建30GWh鈉離子及鋰離子電池與系統生產基地項目。項目計劃分三期建設,一期計劃于2023年底前啟動建設。
傳藝科技的訂單金額不大,但因客戶較為重要,而極受市場關注,公司股價也受到刺激。訂單公告顯示,傳藝科技下屬控股子公司江蘇傳藝鈉電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傳藝鈉電”),于近日與全球知名的汽車制造商客戶A簽署了協議,正式進入其供應鏈體系并獲得客戶A的相關供應商代碼。上述客戶A為總部位于德國的全球知名汽車制造商,旗下擁有眾多知名汽車品牌。
隨后傳藝科技披露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要求公司補充披露具體的訂單情況。傳藝科技回復顯示,上述客戶A子公司向傳藝鈉電采購方形鈉離子電池的數量小于100支,訂單金額僅為2.2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5.68萬元),占最近一期經審計總資產及最近一個會計年度主營業務收入之比都小于0.1%。
訂單接連“高歌”的公司不止于此。普路通7月21日披露,公司的鈉電池18650等型號已實現小規模量產,目前已有簽訂出貨訂單,產能正在提升中。7月25日,維科技術(600152.SH)披露,維科南昌鈉電大產線產品已經成功下線,并已順利送樣。此外,7月還有格林美披露鈉電池的合作框架協議,盤古新能源將優先采購格林美產品,預計雙方鈉電池正極材料的供需量約為1萬噸至1.50萬噸/年。
江蘇眾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眾鈉能源”)還未上市,但已在鈉離子電池領域取得較高知名度。8月1日,公司與臺鈴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2年內臺鈴科技將向眾納能源采購不低于兩百萬套聚鈉1號鈉離子電池包。據悉,眾鈉能源已在6個月內,與全球電動車出貨量排名前列的數家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兩年內累計意向定單超過5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