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歐洲九國領(lǐng)導(dǎo)人在比利時沿海城市奧斯坦德會面,商討如何擴大北海風力發(fā)電,提出爭取到2030年,將北海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提高到120吉瓦,2050年提高到300吉瓦。平安證券認為,海外海上風電市場蓬勃發(fā)展,未來具有較大的成長空間,國內(nèi)海風制造企業(yè)憑借高性價比等優(yōu)勢開始在歐洲等市場取得突破,未來海外訂單規(guī)模有望快速增長。
具體來看,歐洲九國(德國、法國、愛爾蘭、丹麥、荷蘭、盧森堡、比利時、英國和挪威)確認將充分調(diào)動北海能源和工業(yè)潛力,爭取到2030年將北海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提高到120吉瓦,到2050年進一步提高到300吉瓦。與目前約25吉瓦的裝機容量相比,僅2030年設(shè)定的目標就將增長4倍多。
對歐洲民眾而言,100吉瓦約等于1億歐洲家庭的年用電量。如能達成目標,這意味著到2030年北海海上風電可滿足1.2億歐洲家庭的年用電量,到2050年可滿足3億歐洲家庭的年用電量。
近年隨著歐洲致力能源“綠色轉(zhuǎn)型”,海上風電被寄予厚望。與陸上風電相比,海平面風阻較小,風能更高,且有“地利”之優(yōu),如通過海路運輸大型風機更加便利、風電場不易擾民等,由此成為可再生能源重要一環(huán)。
實際上,早在去年5月,比利時、丹麥、德國和荷蘭以創(chuàng)始國身份在丹麥埃斯比約舉行首屆“北海峰會”;當時4國承諾到2050年將北海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提高到150吉瓦,把北海打造成歐洲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