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雙碳”目標大背景下和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行業大趨勢下,各種利好政策頻頻出臺,正逐步明確工商業儲能在市場主體中的地位、豐富工商業儲能的商業化盈利渠道,助推工商業儲能商業模式加速形成。EnergyTrend儲能整理了相關政策,如下:
完善分時電價機制的積極意義
當前,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機制有何積極意義?近年來,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快速變化,用電負荷對氣溫變化更加敏感,電力系統負荷夏、冬兩季尖峰化特征日益突出。據統計,各地夏季最熱、冬季最冷時段的全年累計時間普遍低于60個小時,但對應的尖峰電力需求可較平時高出1億千瓦以上,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面臨更大挑戰,去年以來部分地方已不得不實施有序用電。
2021年7月2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機制的通知》,優化峰谷電價機制、出臺尖峰電價機制,有利于充分發揮電價信號作用,引導用戶錯峰用電,盡可能少地啟動有序用電,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降低經濟社會運行成本。
同時,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特別是合理拉大峰谷電價價差,有利于引導用戶在電力系統低谷時段多用電,并為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發展創造更大空間,這對促進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加快發展、有效消納,著眼中長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積極意義。
圖: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機制的通知》
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機制,最大的亮點在于合理拉大了峰谷電價價差,這為引導電力用戶削峰填谷、促進儲能加快發展釋放了清晰強烈的價格信號。
我國工商業儲能市場規模
分布式光伏配儲后效率提高。對于商業和大工業用戶,可通過光伏+儲能配套的模式實現電力自發自用。由于工商業生產時段高峰期和光伏發電出力高峰期基本重合,工商業分布式光伏自發自用比例較高,配置儲能系統后可提高光伏消納率,目前儲能系統容量與光伏功率多為1:1進行配置并逐步提升至2:1。
據華安證券預測,2023新增工商業光伏儲能裝機5.75GW/11.50GWh,2024新增工商業光伏儲能裝機9.39GW/18.78GWh,2025新增工商業光伏儲能裝機13.95GW/27.91GWh,2023-2025預計累計新增裝機29.09GW/58.19GWh,復合增速55.8%。
當前,我國工商業儲能發展提速,部分省份實現2充2放,大多省份工商業儲能都具備較高經濟性,配有儲能系統的工商業用戶可以利用更大的尖峰-谷時價差進一步擴大單次峰谷套利的收益,縮短成本回收周期,這將推動工商業儲能行業持續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