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出爐,提出了將廣東省新型儲能產業從2022年營收1500億元到2027年達萬億元的高增長目標,將把新型儲能產業打造成為廣東省“制造業當家”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指導意見》中多處提及肇慶,
為肇慶未來發展新型儲能產業
指明了方向。
《指導意見》提出
★ 以肇慶、江門、珠海、中山為重點建設珠江口西岸儲能電池產業集聚區。
★ 以珠海、佛山、肇慶、東莞為重點建設鋰電隔膜生產制造基地。
★ 以廣州、深圳、惠州、東莞、肇慶為重點建設儲能控制產品及系統集成、先進裝備制造集聚區。
★ 探索在陽江、湛江、肇慶、韶關、梅州等新能源裝機規模較大、電力外送困難的地區,按一定比例建設“新能源+儲能”示范項目,促進新能源高效消納利用。
★ 探索利用汕頭、陽江海上風電資源,江門、肇慶等風光資源以及城市生活垃圾等生物質資源生產綠氫,在石油化工園區、港口碼頭、城市軌道交通等推動氫儲能等試點應用。
△梁亮 攝
肇慶全面落實制造業當家,
大力推動新型儲能產業的發展。
日前,肇慶發布《肇慶市全面落實制造業當家“十項行動”2023年度實施方案》,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堅持一年一方案,一年一部署,有力有序有效推進“筑巢”“引鳳”等十項行動,著力構建具有肇慶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肇慶浪江抽水蓄能項目效果圖(資料圖)
在時代風口的全新賽道上,
廣東發力萬億儲能產業,
《意見》還釋放了哪些政策紅利?
肇慶如何共享儲能產業機遇?
這場新聞發布會作了解讀。
4月4日,廣東省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產品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廣東省工信廳聯合省發改委等多部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若干措施》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