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產業園的道路兩旁是返青的農田,其中還穿插著許多錯綜復雜的管道,有運輸天然氣的,也有運輸鹽礦采出的鹵水的。進入到肥城經開區鹽穴儲能產業園區,龐大的制鹽工廠占據了整個視野,而這一切都和地下的鹽穴緊緊地聯系著。
近日,記者趕到肥城經開區,實地探訪位于該地的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它是國家級試驗示范項目,被稱為儲能領域“前沿中的前沿”。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相當于給電網加了一塊巨型“電池”,可以儲能也可以發電,由于使用的是空氣這一清潔的儲能介質,不會產生污染排放,是非常優異的大規模儲能技術方案。
在肥城經開區鹽穴儲能產業園偌大的場地上,記者看到,20余臺工程機械緊張作業,挖掘機、推土機轟鳴震耳,建設者在各自崗位上緊張有序地忙碌著,勾勒出一幅如火如荼的建設畫卷。2023年,肥城經濟開發區將其定義為“儲能項目落地年”。
“如果儲能項目不能高效落地建設、如期投產達效,肥城經開區將錯失一次歷史性的發展機遇。”肥城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孫棟說。
近年來,肥城市深入貫徹落實全省儲能產業發展部署要求,緊緊圍繞泰安打造“中國儲能之都”的目標定位,堅持系統謀劃,樹牢鏈式思維,利用分布在25平方公里范圍內的鹽穴資源,規劃建設肥城市鹽穴儲能產業園,統籌抓好“前端擴能建穴—中端鹽穴儲能—后端建網延鏈”的產業鏈發展路徑,全力打造集鹽穴儲能、儲能裝備制造、能源配套服務等于一體的全鏈條產業集群。
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是一種大規模儲能發電技術的應用,其原理類似于目前常見的抽水蓄能電站。抽水蓄能電站在夜間用電低谷時,利用電能將水抽到上庫;白天用電高峰時再將水釋放發電。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則將上庫換成了鹽穴,將水換成了空氣。
據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項目執行經理侯虎燦介紹,在用電低谷時,該項目利用電能將常壓空氣進行壓縮并儲存在地下鹽穴中,同時將壓縮儲氣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回收;在用電高峰期,或者網上電力緊張的時候,地下鹽穴的高壓空氣會被釋放,攜帶所儲存的熱量一起推動膨脹機并帶動發電機發電,可滿足4500戶居民一天的用電需要,成為名副其實的“城市充電寶”。
侯虎燦掰起手指細數了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在容量、壽命、成本和環保上的各種優勢。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采用空氣作為清潔的儲能介質,是無燃燒的純機械物理儲能裝置,具有清潔環保的特性。它前期的生產和后期的報廢都不會產生排放和污染。壓縮空氣儲能電站配置的鹽穴儲氣庫容量大,使其單機容量就可以達到數十萬千瓦甚至百萬千瓦,能夠更好地發揮儲能作用。
“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改變了傳統電力‘即發即用’的狀態,為能源結構轉型及傳統電網的升級改造提供了有效技術支撐。”孫棟說。
肥城市把發展新能源產業作為落實“雙碳”戰略的首位工程、推動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的重大舉措。去年以來,肥城市將鹽穴儲能納入五大主導產業鏈條,依托豐富的鹽穴資源,高標準規劃鹽穴儲能產業園,高質量推進中儲國能300MW壓縮空氣儲能電站項目建設,吸引落地三峽能源肥城儲能電站、魯銀鹽穴天然氣儲氣庫等一批延鏈強鏈項目,全力打造集鹽穴儲能、儲能裝備制造、能源配套服務等于一體的全鏈條鹽穴儲能產業集群。
去年9月23日,國際首套10MW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國家示范電站在肥城成功并網發電;今年7月,該電站又獲批成為我國首座參與電力現貨交易的壓縮空氣儲能獨立電站,入選“山東省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和新設備目錄”和“2021年國家能源領域首套重大技術裝備”。截至目前,示范電站已安全平穩運行一周年,通過參與電網調峰、調頻,大幅提升了供電質量和電網運行的安全可靠性,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隨著中國能建、中儲國能、中國電建、華電集團、國惠集團等一批知名央企、國企及行業龍頭企業競相入駐,目前已落地中儲國能1×300MW壓縮空氣儲能電站、中能建數科集團2×300MW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山東魯銀鹽穴天然氣儲氣庫等產業鏈項目12個,包括10億立方儲氣庫項目和4個制鹽擴穴、5個鹽穴儲能、2個后端儲能裝備制造項目,總投資260.5億元,肥城市被省政府確定為“魯中先進壓縮空氣儲能重點區”。
“4個制鹽擴穴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將新打井40對,年新增制鹽規模540萬噸,整體制鹽規模突破1200萬噸。”孫棟說,屆時年造穴能力由現在的300萬立方,提升至500萬立方,為確保容納更多的儲能項目落地騰出巨大發展“空間”。
發展低碳產業,集聚綠色動能。未來,肥城市還將實施產業鏈項目10個以上、完成投資300億元以上,全產業鏈營業收入突破500億元、利稅超20億元,建設千兆瓦級鹽穴儲能調峰基地、10億立方米鹽穴天然氣儲氣庫基地和百億級儲能儲氣裝備制造基地。預計到2025年,肥城鹽穴儲能規模將達到2000MW,整個鹽穴儲能產業產值突破200億元,建成全國知名的千兆瓦級鹽穴儲能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