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通威集團踐行綠色發展之路的民企力量

發布日期:2023-03-08

核心提示: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7日電 (岳依桐)100GW高效光伏電池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每年可生產清潔能源電力約1387億度,能滿足8215.1萬戶城鄉
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7日電 (岳依桐)100GW高效光伏電池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每年可生產清潔能源電力約1387億度,能滿足8215.1萬戶城鄉家庭一年用電需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38億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4萬噸,節約標準煤約4181萬噸,相當于種植闊葉林約71.54萬公頃。
 
  早在2022年第二季度,通威太陽能光伏電池全球累計出貨量就已突破100GW,為綠色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上述數據背后,正是通威踐行綠色發展之路,助力中國“雙碳目標”實現的摸索與堅持。如今,這家光伏龍頭企業正發力布局光伏產業鏈垂直一體化,以科技創新為抓手助行業降本增效。
 
  垂直一體化產業鏈漸成型
 
  日前,中國機械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與通威正式簽訂了700MW的高效光伏組件的年采購框架協議;通威還宣布擬在四川樂山投資約60億元人民幣建設年產12萬噸高純晶硅及配套項目,力爭于2024年內投產。組件和多晶硅業務的雙線發力,讓通威迎來2023年的“開門紅”。
 
  2006年年底,通威入局光伏,并首先進入上游原料多晶硅環節,通威橫貫整個產業鏈,在專業分工、錯位發展、協同互補理念下建立了多晶硅和電池雙龍頭地位;2022年下半年,通威戰略升級,開啟了全面一體化布局。
 
  目前,通威已成為擁有從上游高純晶硅生產、中游高效太陽能電池片和高效組件生產、到終端光伏電站建設與運營的垂直一體化光伏企業,形成完整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光伏新能源產業鏈條。
 
通威高效組件智能制造生產線。通威集團供圖
通威高效組件智能制造生產線。通威集團供圖
  縱觀通威在光伏產業發展的路徑,不難看出其對技術創新、突破的重視。為持續保持領先的發展水平和核心競爭力,通威不斷提高太陽能電池片自主研發能力,在 TOPCon電池、HJT電池等核心技術領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項技術成果, HJT、TOPCon電池量產轉換效率均位于行業領先水平。通威 TNC高效電池技術獲評2022年度十大“零碳中國”創新技術。
 
  基于先進技術和強大研發能力,通威發展垂直一體化產業鏈乃順勢而為。正如通威股份商務部組件全球營銷總經理邱新所言,在技術方面,通過十幾年發展,通威在硅料、電池環節已自主研發出具有行業領先性的技術路線,這也是通威組件技術創新的動力和基礎來源。
 
  以科創為“鑰” 助行業降本增效
 
  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看來,光伏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在于技術以及成本控制。因此,在多晶硅環節,通威以四川、云南的水電優勢,擁有行業領先的成本水平;而在電池片環節,通威借助于技術與規模優勢,在非硅成本方面做到了行業領先。
 
  通過自主研發的“永祥法”生產工藝,通威高純晶硅產品關鍵性雜質元素純度達11個9,產品99%以上滿足單晶需要,部分達到電子級半導體硅材料質量標準,生產成本目前已控制在每噸3萬元至4萬元,年產能規模達到23萬噸。
 
  效率和成本是制造業的永恒追求。就光伏行業而言,降本增效的需求更加迫切。作為典型的技術密集型行業,中國光伏產業由大變強的過程實則是技術一路突破的過程。在考慮企業發展的同時,通威推動降本增效更是引領了光伏行業的持續發展。
 
  以光伏電池片為例,眾多技術路線中,通威 TNC電池技術備受關注。去年11月,通威 TNC高效電池技術獲評中國進博會授予的2022年度十大“零碳中國”創新技術。該技術在電池效率、輸出功率、系統成本等方面都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有助于推動全球光伏產業向前發展,更有助于“雙碳”目標的加速實現。
 
 通威太陽能合肥基地實景圖。通威集團供圖
通威太陽能合肥基地實景圖。通威集團供圖
  實際上,在電池片環節,通威太陽能已連續多年成為全球規模領先、出貨量最大的太陽能企業。但通威沒有坐擁規模優勢,而是堅定綠色發展理念,持續創新,不斷突破技術邊界。
 
  自2020年開始,通威太陽能大量投入資金、人力、時間成本進行 TOPCon電池研發工作,直到研發出具有通威特色的 TNC電池技術。通威的技術突破以及對全產業鏈技術創新的大力投入,不難看出其正以科創為“鑰匙”,踐行龍頭企業綠色發展擔當,助推行業降本增效。
 
  踐行企業擔當 編制“漁光一體”地方標準
 
  通威不僅實現了從水產到光伏的成功跨界,其全球首創的“漁光一體”模式更是讓社會各界看到了“光伏+”的無限可能。
 
  位于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的通威四川西昌“漁光一體”項目,是四川省首個“漁光一體”項目。78336塊光伏組件立在離水面兩三米的空中,源源不斷地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平均每年將約3100萬度電輸送至涼山州乃至四川各地的居民家中;波光粼粼的水面下,肥美的魚兒不時露出身影。
 
  據介紹,該模式充分運用新能源產業、高效漁業與休閑旅游產業的集成優勢,降低投資成本,提高綜合經濟收益,走出了一條“水上發電、水下養殖、科學開發、綜合利用”的新能源集約化發展和高效水產產業化發展之路,對改善區域能源結構、發展經濟、保護環境、農民增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劉漢元此前曾表示,這一模式大大提升了國土資源利用率,為鄉村振興和實現“雙碳”目標提供了“通威方案”。截至目前,通威在四川、江蘇、廣西、湖北、廣東、內蒙古、安徽等地開發建設了以“漁光一體”為主的光伏電站51座,累計裝機并網規模超過3GW。
 
  長期以來,通威在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的同時,不忘踐行企業擔當。日前,由通威新能源編制的四川省地方標準正式公布,并將于今年4月8日正式實施,該標準是中國首個“漁光一體”地方標準。
 
  如今,通威已形成“農業—新能源”雙主業發展模式,致力于打造“世界級安全食品供應商和世界級清潔能源運營商”。未來,通威將一如既往、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發展之路,為助力“雙碳”目標加速實現貢獻民企力量。(完)

 
 
[ 行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