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些時候,中文互聯網上突然流傳出這么一張圖,大體內容為:如果你有40萬,應該怎么花?
圖中給出了三種答案,一種是購買一臺理想L8;第二種則是購買一臺小鵬P7,剩下的錢則是購買奢侈品和進行一次全家國內游等;第三種則是購買零跑C11增程版,剩下的錢還可以買愛馬仕、歐米茄手表和出國旅游等。
簡單來說,這張圖的初衷就是為體現零跑C11增程版的用車體驗可媲美理想L8、小鵬P7等車型,但同時它的性價比又足夠高,相同預算下除了能買到自己心儀的車子,還能為家人購買更多增加幸福感的物件。
但是,作為新造車圈最會“沖浪”的CEO,李想親自下場對線,指出圖片中的愛馬仕包包實際價值為理想L7 Max的兩倍,即質疑這張對比圖作者的不嚴謹。但其實這些都無關緊要了,因為這張“導購”圖背后所蘊含的意思,才是我們值得關注的地方,換句話說,3月1日零跑汽車召開的新品發布會,正式拉開了中國新能源車市場最為瘋狂的價格戰帷幕。
零跑汽車,價格屠夫
上述的小標題,便是對本次零跑汽車發布會的高度總結,這次零跑官方更新了旗下三款車型的2023款指導價,其中23款T03的指導價區間為5.99萬-8.99萬元;23款C01 14.98萬-22.88萬元;23款C11 15.58萬-21.98萬元。
具體來說,零跑T03既是品牌最親民的車型,也是品牌的銷量支柱,其主打的微型純電車市場向來競爭激烈,也是諸多品牌賠本賺吆喝也要做的買賣,為的就是搶占市場份額,逐步提高品牌知名度。
但其實自2022年開始,微型純電車市場受供應鏈緊張以及電池原材料漲價等因素的影響,價格也是逐步走高,以300公里續航的宏光MINIEV 2022款GAMEBOY 玩樂款為例,其指導價為6.78萬元,但需要注意的是,該車整體的配置水平還是比較“丐”的,不支持快充功能;僅主駕配備安全氣囊;沒有倒車影像和中控屏。
反觀23款零跑T03,即使從今年開始國補退出,但新款車型的價格卻是不升反降,原來價格是8.25-9.95萬元,現在是5.99-8.99萬元。具體來看,新款零跑T03同為300km續航的版本車型,指導價為6.99萬元,只比上述的宏光MINIEV貴了2000元,卻多出了副駕安全氣囊、快充、倒車影像功能以及10.1英寸的中控大屏,這性價比真的沒誰了。
23款C11純電則從原來6個配置車型縮減到4個,除頂配車型為雙電機外,其余均為單電機版本,同時其價格也從原來的18.58-23.98萬元降至現在的15.58-21.98萬元。而受限于篇幅,這里就不再贅述新車的性價比有多突出了,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手持22萬的購車預算,你會選擇頂配的23款C11純電,還是咬咬牙多加幾萬,去購買入門版的特斯拉Model Y?
23款C01依然提供5款車型,不過這次新增了一個單電機版本車型,并且將原來的指導價區間19.38-28.68萬元降至現在的14.98-22.88萬元。總之一個淺顯的道理,同樣的預算,你會選擇零跑C01這臺舒適性、輔助駕駛、智能配置拉滿的中大型純電轎跑,還是購買特斯Model 3的入門版本?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Model 3的定位為中型純電轎車,在定位上就要比零跑C01小一級;而同為中大型純電轎車的比亞迪漢EV,其指導價區間為21.98萬-23.98萬元,但續航最長僅有605km(NEDC工況),反觀23款零跑C01 717智享版(指導價21.68萬元),其最大續航里程可達717km。
作為本次發布會的重點車型,也是零跑品牌首款增程式車型,全新的C11增程版,其性價比更是令人無法拒絕。具體來看,其入門版車型便搭載了容量為30.1kWh的電池組,CLTC工況最大純電續航里程可達180km;高配車型則搭載43.7kWh電池組,CLTC純電續航里程為285km。也就是說,如果具備較好的補能條件,消費者基本可以實現城市、日常通勤的純電出行,在最大程度上節省用車成本。
而說回價格,全新C11增程版的指導價區間為14.98-18.58萬元,其中長續航版的起售價為16.58萬元。這里必須要說的是,C11增程版定位于中型SUV,其軸距達到了2930mm,采用了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的懸架組合,這使得新車不僅能夠有效照顧到全家的舒適出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消費者的駕控需求。
若我們聚焦15-20萬級增程式SUV的細分市場,其實可以看到全新C11增程版沒有直接競爭的同級別競品,即使將目光放大到15-20萬級新能源SUV或燃油車市場,零跑C11增程版依舊有著不小的空間、配置以及性能優勢,具體的就不舉例了,大家直接參考零跑官方給出的標準對照表就可以了。
總而言之,零跑汽車在這次公布全系產品的全新價格后,勢必會引起一大票友商的強烈關注,而網友將其稱之為“價格屠夫”無疑是十分正確且簡潔的描述。
那么,零跑到底是怎么做到這一切的?
全棧自研,降價的底氣
此前的三年大疫,對于任何一家車企而言都十分煎熬,而隨著時間進入2023年,消費市場的全面放開,新能源滲透率、消費者認可度的持續走高,以及新能源車企的產能擴大、電池供給的逐漸充足、芯片荒的緩解等等影響因素,一起促成了消費者感知尤為強烈的車市價格戰,這其中有一個概念也被多家車企反復提及——油電同價。
因此基于上述市場大背景的思考,零跑汽車創始人朱江明也于昨天的發布會上提出:零跑汽車將重新界定15-20萬級汽車價值標準。實際的成效我們也看到了,零跑目前的產品矩陣,不僅在價格上做到了同級最低,同時在產品價值上也有著不俗的表現,而這一切則皆基于零跑汽車長期以來所堅持的全棧自研。
截至目前,零跑汽車已是目前國內造車新勢力中唯一具備全域自研能力且垂直整合度最高的智能電動車企,已實現整車成本70%的自研自造能力;除電芯、內外飾外購,底盤、汽車電子電器為自研及外包生產外,其它所有零部件均為自研自產。
全棧自研的好處無需多言,一是研發成本可控,可有效降低整車成本;二是整車性能更強,可充分發揮各研發團隊的協作性,能夠打通軟硬件的壁壘,有效杜絕外部供應商的兼容問題;三是抗風險能力更強,在不穩定的市場環境中讓企業具備更強的話語權,為企業構建技術護城河。
盡管對于消費者而言,企業是否堅持全域自研其實一點不重要,一是他們感知不強,二是技術領先所導致的購車門檻升高,這更會讓消費者喪失了解該車/品牌的興趣。因此零跑的做法,我個人是十分推崇的,正如創始人朱江明在發布會上所強調的“豪華平權”,恰如零跑對技術的堅持和追求,這才能夠用更低的成本造出更好的車,呈現出現在零跑的價值標準:15-20萬的零跑標準,30-40萬元的用車享受。
寫在最后
其實回想起2022年底,眼瞅著國補即將退出,鋰電池原材料價格又居高不下,彼時的大家普遍對新一年的新能源車市發展持悲觀看法??煞叛郛斚?,即使沒有國補的扶持,中國的新能源車企反倒是越戰越勇,不論是產品力還是價格,相比同級別/價位油車展示出了更高的競爭力。
這正如零跑汽車創始人朱江明在發布會上所表示的:“零跑追求的不只是‘油電同價’,而是電車比油車價格更低。”總之,我們現在要做的,便是期待敢于打破行業標準、敢于對標任何同級競品的零跑汽車,在親手拉開新能源車價值大戰序幕后,又將會上演怎樣的精彩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