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磷酸鐵鋰正極龍頭湖南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湖南裕能”,SZ:301358)正式開啟申購,發行總數為18931萬股,申購價格23.77元/股。申購完成后,公司上市進入“倒計時”。
湖南裕能公布的招股書顯示,本次發行擬募集資金18億元。若以23.77元/股的價格發行成功,公司將實際募資約45億元,超出募資需求27億元,扣除預計發行費用后,預計募資凈額約為42.88億元。
湖南裕能表示,本次發行所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于四川裕能三/四期年產6萬噸磷酸鐵鋰項目,合計新增年產12萬噸磷酸鐵鋰產能。
湖南裕能成立于2016年,是國內主要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供應商,主營產品包括磷酸鐵鋰、三元材料等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主要應用在新能源汽車和儲能領域,其中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占營收比重的95%以上,尤其在2022年上半年,更是達到了99.7%。
近年來,由于鋰離子電池市場的高景氣,帶動了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需求的增加。2021年,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出貨量達到48萬噸,同比增長287.1%,成為正極材料細分領域出貨量最多,且增長速度最快的子行業。
湖南裕能長期深耕磷酸鐵鋰領域,其產品能量密度高、穩定性高、循環壽命長且低溫性能優異,并成功進入了(SZ:300750)、比亞迪(SZ:002594)、(SZ:300014)、蜂巢能源、(SZ:300068)、(SZ:300438.)等一眾知名鋰離子電池企業的供應鏈。
行業的高景氣疊加產品優勢,近年來湖南裕能表現亮眼。2021年中國市場磷酸鐵鋰材料出貨量企業排名中,湖南裕能市場占有率為25%,居行業首位;在業績方面,2022年,公司預計凈利潤為28.16億元—31.92億元,同比增長137.86%—169.61%。
不過,表現亮眼的背后,湖南裕能的三大“短板”問題也不容忽視。
華夏儲能注意到,在股權結構上,湖南裕能比較分散。目前,公司第一大股東為集團,持股占比13.48%,第二、第三大股東為上海津晟新材料和寧德時代及其子公司,持股占比分別為10.57%、10.54%,可以說無任一股東可對股東大會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表決權,公司基本處于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狀態,這對于公司管理來說存在一定的潛在風險。
其次,湖南裕能客戶集中度過高也一直備受市場關注。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湖南裕能對寧德時代、比亞迪及其下屬公司合計銷售占比均超過90%。同時,兩家公司還是湖南裕能的股東。這種業務深度綁定模式,一方面可以給公司帶來穩定的訂單,另一方面,如果大客戶訂單大幅減少,對公司可能構成致命打擊。
此外,行業企業集體擴充產能,帶來的產能過剩風險也不可忽視。據東吳證券預測,2023年,全國磷酸鐵鋰整體供給量將達到237.1萬噸。但是需求量僅為184.6萬噸,將過剩52.5萬噸。
目前,湖南裕能正在進行激進擴張。當前公司已建成產線設計年產能合計34.30萬噸,預計到2025年逐步釋放,全部建成后磷酸鐵鋰總設計年產能將達到89.30萬噸。這樣的產能規模,將占到東吳證券預測的市場總需求的一半左右。
(轉載請標明出處,文章來源:華夏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