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格里沙漠中衛新能源基地正在建設中。
冬季的騰格里沙漠原本寂靜無聲,但靠近中衛市沙坡頭區迎水橋鎮的沙漠邊緣,卻逐漸熱鬧起來。
連日來,占地面積約9萬畝的騰格里沙漠中衛新能源基地300萬千瓦光伏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建設。
無數根基樁整齊劃一布滿項目區,數千工人頂著寒風在基樁上安裝光伏組件,已安裝好的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項目一期要打樁32萬根,安裝光伏組件75936組。”項目建設單位寧夏龍源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吉軍介紹,該項目自2022年9月開工以來,至11月底完成2.8萬余畝場地平整。目前已打樁16萬多根,安裝光伏組件362組。
騰格里沙漠300萬千瓦中衛新能源基地是我國第一條以開發沙漠光伏大基地、輸送新能源為主的特高壓輸電通道——“寧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重點配套項目及國家“三交九直”重點項目??傃b機容量300萬千瓦、總投資約152.5億元,其中一期建設100萬千瓦,投資約52億元。項目建成后首年發電量約21.35億千瓦時,年均利用小時數約為1780小時,可節約66.8萬噸標準煤。
2022年以來,中衛市不斷優化新能源產業布局,大力引進一批質量高、效益優、帶動強的“三新”產業落地中衛,推動清潔能源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2022年全市續建項目7個,規模為90萬千瓦,目前已全部并網。爭取了競爭性配置光伏發電項目5個,共計70萬千瓦。”中衛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市清潔能源項目建設“快馬加鞭”,跑出落地見效的“加速度”。
去年12月13日,寧夏規模最大的儲能電站——穆和第一儲能電站(200兆瓦/400兆瓦時),在中衛市沙坡頭區宣和鎮工業園區正式并網運行。該電站總投資7.3億元,投運后預計年平均消納新能源電力13.3億千瓦時,相當于近10萬戶居民一年的生活用電量。“儲能電站是利用‘削峰填谷’的調節原理實現電能24小時供應不斷,相當于為電網裝上了大型‘充電寶’。”項目投資方寧夏佳洋能源有限公司運維部副主任龔磊說,目前,并網運行后全站58個儲能單元已帶負荷運行。通過儲能系統大幅降低煤耗,該電站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50萬噸。
在加快推進清潔能源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同時,中衛市大力培育和壯大清潔能源裝備制造及相關配套產業,積極探索清潔能源產業與應用融合發展,推動清潔能源向“兩端”延伸。即推動風能產業提質增效,延長太陽能產業鏈條,開展儲能應用示范,加大智能運維建設。積極推動中車風電整機裝備制造項目年生產能力達到350臺以上,2022年執行訂單355臺,營業收入13.7億元。明陽智慧產業園項目預計建成后實現年產值達45億元。協鑫光伏5GW顆粒硅N型單晶示范項目計劃投資10億元,預計今年4月建成投運。偉力得全釩液流電池智能生產線數字化工廠投資5億元,已建設完成數字化廠房。建成投運華潤寧夏運維檢修基地,整體監控容量達百萬千瓦級。
截至目前,中衛市共建成清潔能源發電項目114個,裝機容量達到882萬千瓦。其中風電387萬千瓦、光伏495萬千瓦,新能源裝機量位居全區第二。(記者 王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