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純電動公交車推行網絡化技術益處多多

發布日期:2017-04-28

核心提示:4月8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組織召開了2017年第一期電動汽車熱點問題系列研討會。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說,政府
 4月8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組織召開了2017年第一期電動汽車熱點問題系列研討會。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說,“政府之所以看中電動汽車,是因為它是未來清潔化、智能化發展的最佳載體,即電動汽車和分布式能源、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結合,這是燃油汽車無法比擬的優勢。因此,汽車下一步改革及技術進步的方向是“四化”,即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有關汽車電動化工作,政府和產業鏈有關單位做了大量的工作,進步較大,然而,電動汽車仍存在性價比不高、里程焦慮、充電難等問題。本文介紹電動化公交車網聯化技術發展現狀及應用。
 
一、汽車電動化是網絡化的基礎
 
我國新能源汽車是以“純電動啟動”為基本特征的新能源汽車路線,實踐證明,中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是對的。汽車是交通工具,代步和帶貨是其基本功能,但是這個基本功能對燃料車而言,已經具有很高水平。電動汽車要從這個單一基本動能來替代燃油汽車,還需要很長時間,或者說,汽車電動化,但不足以與燃油車抗衡。電動汽車就“里程指標”一項要與燃油車抗衡,基本上不會優勢的。但是電動車基礎上,加上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其優勢就十分明顯。燃油車的基礎上要“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可能性困難重重。陳清泰說,“如果離開了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電動汽車再多的優勢都不能分享,又將落后于國際水平。因此,我們在集中精力發展電動化的同時,必須在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方面從企業和國家的戰略上進行統籌考慮。”
 
截止2016年底,我國純電動客車已經超過26萬輛,這說明我國公交車電動化已經初具規模。在這個基礎上布局公交車網聯化,已經到節點了。我國為電動車化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公交車電動化,并沒有體現出激發公交公司太高的熱情,主要是電動公交車沒有的優勢與燃油車相比,其綜合優勢,不明顯。目前大多的公交公司對推動新能源汽車應用,基本處于被動態,主要原因是,電動化公交車的實際效果,不能叫公交公司滿意。筆者的觀點是要在目前電動公交車的基礎上,必須要及時跟上網聯化的步伐。
 
二、車輛定位導航系統技術
 
1978年美國發射了第一顆定位中軌道星,全系統衛星30顆,于1995年投入運行,分為軍用和民用兩種定位模式,其中民用方式向免費向全球開放。有智能手機有了以后,位置定位技術進入我們了我們日常生活。接下來有出現了車載智能終端技術產品,開始上車(見圖1)
 
 
 
圖1 基于GPS和北斗的車載智能型系統
 
中國政府已經在發展北斗導航衛星二代技術,計劃在2020年前發射35顆衛星,形成全球性的定位導航系統,比GPS還多5顆。多出的這5顆是在赤道上空的靜止高軌道衛星,主要是完成短信任務的,其它30顆跟美國GPS的30顆一樣,都是中軌道的運動衛星。北斗二代網眼最密處在中國上空,主要為這個為本土提供服務,實際上亞太地區組網已經建起來了,并已投入了使用。目前中國北斗導航衛星位置技術已經在許多方面應用開來。
 
a)在漁業的應用:政府大力將之列為安全機械設備,享受農機補貼政策,政府額外拿出了1個億,免費為遼寧、山東、浙江、海南的1萬艘漁船安裝的北斗終端。
 
b)在“兩客一危”車輛上的應用:按交通部要求,從事道路班線客運、旅行包車、危險貨物運輸車,這些都必須安裝電子定位裝置,并將運行信息及時接入到系統中。于是在交通管理部門的監控大屏幕上,車輛的運動狀態一目了然,超速闖禁行等違規駕駛行為會自動報警,
 
c)特種車輛的監控應用:警車、公務車、校車也正在被納入到衛星定位監控系統之中。
 
三、北斗二代與地基增強系統配對,精度可以到2厘米以下
 
目前有基于GPS導航系統和北斗導航系統產品。GPS導航系統的衛星是美國的,北斗導航系統是中國的。目前GPS導航系統和北斗導航系統民用級導航位置精度精度在10米級誤差水準。中國政府同時在發展4G和5G的移動通信技術與北斗倒二代配對,就可以滿足汽車高速行進的對位置信息精度要求。具體做法是在路燈桿、信號塔等地方架設北斗設備,形成北斗的地基增強系統,與天基的衛星相互配合,可實現2厘米級以下的實時定位精度。
 
目前已經實現對車入庫等駕考項目已經有電子監控了,壓線就會報警。接下來在考試車上安裝北斗接收機,無論是倒庫還是路考,系統都會精確實時記錄車輛軌跡,并自動評分。
 
公交車的最高速度在80公里/小時,如果實時定位精度能到厘米級,標志公交車車聯網時代已經到來。
 
四、駕駛盲區消除的360全景系統
 
車輛要實現聯網,必然消除駕駛過程中的所有盲區,見圖2,才能保障絕對安全。主要盲區有如下幾種:(見圖1)
 
 
圖2 車輛駕駛過程中的7大盲區
 
a)進出隧道時,眼睛因一時無法適應光線,會出現短暫的視覺盲區。
 
b)前擋風玻璃兩側的斜柱叫A柱。當汽車在轉彎或進入彎道前,A柱部分往往會遮擋駕駛員的視野,很難辨別前方是否有行人。
 
c)盤山公路的彎路比較多,特別是遇到坡度較陡、又急轉彎時,很容易造成盲區。
 
 
 
圖3 車輛啟動時周邊環境
 
d)汽車轉彎時,前內輪轉彎半徑與后內輪轉彎半徑之差,就叫內輪差,下圖中的紅色區域是司機視線的盲區。貨車駕駛人從后視鏡中無法看到這一區域的人和車。
 
e)超越同向行駛的汽車時一定要注意它的前部,前車突然減速,有可能正在避讓行人,而會車時則需注意它的尾部,因為那里也可能會突然出現橫穿馬路的行人。
 
 
圖4 車輛轉彎時,四周環境
 
f)當轉彎角度大時,從后視鏡很難看清轉彎車道后方的車輛,這就形成了轉彎盲區。
 
g)當倒車時,從后視鏡很難看清車輛下不的障礙,這就形成了倒車盲區。
 
五、預防碰撞系統技術
 
在交通事故來臨的時候,車輛主動為駕駛員做出判斷并且提醒駕駛員的同時也會主動進行制動,從而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給予乘員最全面的保護。主要功能有:
 
 
 
圖5 預防碰撞系統技術應用
 
a) 前方車輛、 b)車道線、c)與前方車輛的距離、d)與前方車輛的相對速度和相對加速度、e)車道內的前方車輛、f)彎道、g)行人。
 
六、汽車網聯化的技術路線
 
到2025年,基本建成自主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與智慧交通體系。汽車信息化產品自主份額達60%,DA、PA、HA整車自主份額達50%以上;傳感器、控制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掌握執行器關鍵技術,擁有供應量在世界排名前十的供應商企業1家;自主智能卡車開始大規模出口;實現汽車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初步完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提出車輛相關的智慧交通解決方案,普通道路的交通效率提高80%,交通事故數減少80%,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減少90%,汽車二氧化碳排放大約減少20%。
 
目前公交車司機勞動強度大,推行純電動公交車網絡化,益處多多,主要是公交車會更安全、更經濟。筆者的觀點:目前的汽車網聯化切入點,依然是一線大城市的純電動公交車。以上介紹的技術成熟水準,說明我國純電動公交車推進網絡化基礎條件已經具備。在純電動公交車基礎推進網聯化,一定可以激發公交車公司領導和基層員工的積極性。
 
作者:雷洪鈞
 
來源:第一電動網

 
 
[ 行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