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業盤江股份(600395)加速奔向新能源賽道。10月17日晚間,公司發布公告稱,擬用6352萬元投資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
在業界看來,“雙碳”目標背景下,煤企轉型新能源獲政策支持,已是大勢所趨。“煤礦本身有開采年限,不能保證未來的盈利水平會一直維持很高,新能源的布局給了煤企一個時間持續較為長久的利潤增長點。”易煤研究院研究員楊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據盤江股份發布的公告,其全資子公司盤江新能源盤州公司擬在盤州市柏果鎮投資建設1.232萬千瓦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貴陽市修文縣投資建設0.62萬千瓦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總投資合計6351.59萬元。
對于此次投資,盤江股份表示,布局發展光伏新能源發電,有利于優化公司產業布局,有利于促進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優化組合,促進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作為貴州省的煤炭龍頭企業,盤江股份在擁抱新能源上持續加碼,公司在財報中曾指出,要落實“雙碳”政策要求,加快布局新能源產業。
今年8月份,盤江股份發布公告表示,已在安順市關嶺縣、普定縣、西秀區、鎮寧縣獲得風電光伏發電年度建設規模項目21個,初步規劃總投資約98.95億元。公司計劃成立4家新能源公司,開展相關項目。
“‘雙碳’目標下,傳統煤炭企業積極轉型新能源,是趨勢所在。”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楊潔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傳統煤企這兩年的盈利水平大幅提高,也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新能源產業布局。”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023.1億元,同比增長212.7%,煤炭行業盈利創下紀錄以來歷史新高。
雖煤企在轉型新能源上資金儲備豐厚,但不容忽視的是,其轉型新能源也面臨不少難點。楊潔強調,煤企轉型新能源要集中攻克技術壁壘這一塊。“風光這些項目建設可能還好一些,如果涉及儲能這些,技術要求較高。此外,新能源項目建設規模大、周期長,煤企現金回收的周期也會拉長。”
祁海珅同樣認為,煤企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也需要在新能源相關的技術迭代、產品升級上多下功夫,走出一條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