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移動儲能產業將在一定時期內穩定發展,部分移動儲能企業已經開展了初步布局。然而,現階段中國C端消費者對移動儲能的需求尚不清晰明確,把握消費者的購買需求,才能夠更好地完成前期市場拓展。
艾媒咨詢最新發布《2022-2023年全球移動儲能分析與投資機遇分析報告》數據顯示,預計2026年,美國將成為戶外活動便攜儲能最大的需求市場,需求量將達到600.0萬臺,占全球的44.3%;在應急用電領域,日本由于災害高發,或將成為最大的應用市場,需求量將達330.0萬臺,占全球總量的28.6%。
全球便攜儲能設備消費市場規模
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便攜儲能設備消費市場規模為3.8億美元。在近幾年的產業發展推動下,預計2022年便攜儲能設備消費市場規模將達到59.0億美元。便攜儲能的綠色無污染、安全便攜、操作簡便、無噪音、大容量、大功率、可同時輸出交流及直流電、適配性廣泛等優點,精準匹配了新時代電力需求市場的消費痛點,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常用電子電氣設備,廣泛應用于戶外出行和應急設備等多個領域,市場規模快速增長。
中國移動儲能發展社會需求:戶外用電(新能源汽車)
2017-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迅猛,預計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3.1千億元,同比增長25.5%。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充電、換電需求大增,但是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最后一公里充電問題暫時未能得到根本改善。因而“移動儲能式”充電樁成為產業發展新的重要配套,市場前景廣闊。
中國移動儲能發展規模及大數據預測
得益于新能源汽車、儲能和上游鋰電池行業的快速發展,中國逐步成為世界便攜式儲能的制造大國和外貿出口大國。2019年,中國便攜式儲能總出貨量為78.3萬臺,總產值為10.1億元。隨著經濟深入發展以及產品成本的進一步下降,便攜式儲能產品的市場滲透率將持續提高,預計2022年出貨量將達到788.0萬臺,市場規模將達到180.2億元。
2022-2023年移動儲能產業發展問題及前景
移動儲能產業發展前景好,供給市場已形成基礎布局
在移動儲能技術發展下,以及隨著極端天氣的出現,海外國家和地區限電嚴重,移動儲能設備的需求市場進一步擴大。移動儲能產業的供給側市場已經形成了初步布局,除了國外的飛利浦等傳統企業,我國華寶新能、安克創新、正浩科技、德蘭明海、派能科技等幾大移動儲能龍頭企業占據了全球較大市場規模,國內移動儲能產品出貨量占全球出貨量的90%以上。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移動儲能設備的需求市場將進一步擴大,相關企業可以通過持續打造高質量、高安全性、具備廣泛應用性的移動儲能產品,抓住最新機遇, 完成初步消費者積累,釋放潛在消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