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民盟政府根據一項20年的建設-運營-移交(BOT)合同,對29個地面太陽能項目的建設進行了招標,這些項目的總發電量為1千兆瓦。
根據電力與能源部2020年9月發布的結果,中國企業及其聯營體贏得了29座太陽能電站中的28座。
然而,目前只有三個太陽能項目正在實施中,中國公司在其他項目上停滯不前。
在軍方執政團將這些公司列入黑名單之前,它于本周早些時候以曼德勒電力供應公司前董事長吳當罕(U Thaung Han)取代了電力與能源部長吳昂丹烏(U Aung Than Oo),其明確目的是在緬甸嚴重停電的情況下“更好地執行電力與能源部門”。
《伊洛瓦底》記者看到的供電企業的一封公函顯示,被列入黑名單的公司包括陽光電源(Sungrow Power Supply Co,)、國家電投云南國際電力投資有限公司聯合體(Consortium of SPIC Yunnan InternationalPower Investment Co,)、凱龍寶石(Khaing Lon Gem)、中國機械工程總公司(China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rporation)、瑞通開發有限公司和協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體(Consortium of Shwe Taung Development Cou0026 GCL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y),中國葛洲壩集團海外投資公司與未來能源有限公司、西安隆基清潔能源有限公司聯合體(Consortium of China Gezhouba Group Oversea Investment Company andFuture Energy Company Limited and XI’an LonGi Clean Energy Company)。
其中,陽光電源中標12個太陽能項目,這是中標項目中項目數量最多的一個。
最低投資設定為每個電站2千萬美元(258億緬元),每個項目預計產生30至40兆瓦的電力。擬建地點位于伊洛瓦底省、勃固省、馬圭省、曼德勒省、實皆省、內比都和仰光省。
2020年10月宣布中標,但在2021年2月1日軍方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后,中國企業一再推遲簽署購電協議。
供電企業信函稱,這些公司因此違反了招標規定。
中國公司中標,提出以3.5至5.1美分(45至65緬元)的價格出售1千瓦電力,這一價格遠低于其他地區和西方公司的報價。
據悉,緬甸軍政權鼓勵發展太陽能,因為水電是緬甸的主要電力來源,而在炎熱季節河流水位下降時,電力供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