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成功換股吸收葛洲壩的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能建”)正式在A股上市。
獲悉,中國能建股票簡稱為“中國能建”,股票代碼為“601868”。根據此前發布公告,上市首日,公司股票價格不設漲跌幅限制,公司股票上市首日開盤價參考公司換股吸收合并葛洲壩之發行價格僅為1.96元/股。沒想到中國能建上市當天股價暴漲40.31,市值高達1147億!
股民的擔心有點多余
9月27日,在中國能建在A股上市前一天,在港股突然暴跌18%,收盤價報1.29港元每股。突如其來的暴跌讓無數股民感到心慌。人們紛紛為第二天中國能建在A股的表現感到擔心。不過從中國能建的表現看,這種擔心有點多余。
中國能建作為電力建設龍頭股,在吸收合并葛洲壩并A股上市背景之下,以及碳中和電力股大漲帶動下,中國能源建設H股8月份以來一路上漲,股價從7月底漲起來已經出現翻倍行情。
在葛洲壩終止上市后,葛洲壩的股東們按照1:4.4337的比例轉換為中國能建的A股股票,即換股股東所持有的每股葛洲壩股票可以換得4.4337股中國能建本次發行的A股股票。
而在終止上市前,葛洲壩也經歷了一波大漲,終止上市前收盤價為9.93元,如果按照最后收盤價對應換算成換股中國能建A股的成本,相當于是2.24元。
也就是說,如果9.93元最后買入葛洲壩的投資者,要28日中國能建股價漲到2.24元才能保本,即相對發行價上漲14.29%。
股民沒想到意外驚喜的是,今日中國能建以2.29元/股開盤,開盤價已經實現保本,開盤后該股漲幅擴大至28.57%,觸發臨時停牌機制。截止到9月28日收盤,中國能建股價報2.75元/股,漲幅達40.31%,總市值為1147億元。
經營狀況保持良好
據國際能源網記者了解,中國能建成立于2014年12月19日,是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中央企業)與其全資子公司電力規劃總院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涵蓋能源電力、水利水務、鐵路公路、港口航道、市政工程、城市軌道、生態環保和房屋建筑等領域。
近年來,中國能建的經營狀況保持良好。2018年到2020年營收分別為2240億元、2473億元、2703億元。2020年受疫情影響歸屬凈利潤出現了短暫的下滑。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15億元,同比增長34%。
分板塊來看,中國能建的主要營收來源于工程建設板塊。而中國能建工程建設業務主要承接國內外大型常規發電項目、新能源發電項目路、輸變電項目等。該板塊營收的增長,說明了近年來中國能建電力項目簽約量在不斷增加。據了解,僅2021年上半年,中國能建工程建設業務新簽合同額為人民幣4,703.85億元,同比增長60.62%。
除此之外,國際能源網記者發現,中國能建在清潔能源及環保水務這一方面的營收和毛利率在逐漸下降。對此,中國能建表示該板塊收入減少主要由于環保板塊收入下降所致。
從火電邁向新能源
中國能建作為能源電力領域的國家隊和排頭兵,在火電勘察設計、施工建設方面擁有絕對優勢,處于世界最高水平。近年來,中國能建大力推動煤電清潔高效發展,尤其是在大容量、高參數煤電建設上作出了突出貢獻,極大推動了煤電節能減排。據了解,世界最大火力發電站TOP 10中中國能建參與建設了6座。
但在“雙碳”目標下,中國能建也在積極的向新能源方向轉型。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中國能建累計參與建設的水電站項目總裝機容量約1.9億千瓦,在水電工程領域施工市場份額超過30%;執行勘察設計任務的新能源項目累計裝機容量超過1.7億千瓦,執行施工任務的新能源項目累計裝機容量超過1.1億千瓦。
除此之外,中國能建提出全面進軍新能源及儲能等相關產業,到2025年控股新能源裝機容量力爭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而截至2020年底其控股裝機容量為140萬千瓦。同時,成立專業化氫能公司,開展氫能前端技術研究,探索氫能商業模式,全面布局氫能產業鏈,推進氫能在工業、建筑、交通等主要終端領域的低碳化應用。
由此可見,中國能建股價上漲得到資本青睞,是其自身具備非常強的實力,尤其是在轉型發展的過程中,企業的行進方向與大環境高度一致,其自身的盈利能力、工程建設能力等方面在國內屬于第一梯隊,曾經港股對其估值過低,回歸A股之后,中國能建通過吸收資本,將會進一步壯大自身實力,為中國的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