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渠道信息表明,53歲、年富力強的中國兵裝集團總經理、代理董事長和黨委書記徐留平將遠赴長春,執掌“共和國長子”——中國第一汽車集團(簡稱一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60歲的一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徐平將從長春挪到北京,出任中國兵裝集團的董事長、黨委書記。60歲,是中國副部級干部任職年齡的高限。
在完成此輪人事調動后,中國兵裝集團以及中國一汽集團,均面臨著總經理空缺的情況,還將會有新一輪的人事調整,引人矚目。
中國兵裝集團在2017年財富世界500強中,名列第101位,營業額711.5億美金,凈利潤5.8億美金。一汽集團則位居125位,營業額647.8億美元,凈利潤24.1億美金。均屬特大型央企。2016年,中國長安的汽車銷量是306萬輛,一汽集團則達到了315萬輛。位居第四和第三。
這次人事變動極有可能改變中國汽車產業的格局。汽車央企將推進大刀闊斧的改革,利用原有的資源優勢,在汽車產業格局、市場格局中,搶占制高點。
在中國經濟、政治影響力日益擴大,事實上與美國形成“G2”格局的背景下,在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共享出行浪潮席卷而來的背景,全球汽車產業的競爭格局風起云涌,重新洗牌已成共識。中國汽車,有可能借助這個機會,占據全球產業制高點。
一方面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的私營企業高歌猛進,比亞迪、吉利、長城已經對全球汽車市場發起沖鋒。而地方國有企業,如上汽、廣汽在完成新一輪人事布局后,開始發力,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三個特大型汽車央企,一汽和東風的步伐顯得緩慢,而兵裝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這一輪汽車央企高管的調整中,上述行業環境和競爭格局的劇變,會是重要的參考因素。
徐留平北上長春,對一汽集團是利好消息。這個中國汽車的搖籃,早已暮氣沉沉,亟需像徐留平這樣年富力強、且在發展自主品牌汽車上有著成功經驗的強有力的舵手。
徐留平,于2000開始,任長安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到2007年,出任中國兵裝集團副總經理、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董事長、總裁、黨委書記。中國長安在過去若干年,均是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當之無愧的老大、銷量冠軍,也是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中率先銷量突破100萬輛的企業。
長安汽車集團,在自主研發上長期、持續地投入,研發工程師已達1.1萬名,在全球4個國家,9個城市形成重要的研發布局。在中國汽車自主品牌中,研發能力和研發布局首屈一指。
此次徐留平北上長春,不僅需要將在長安的研發經驗復制到中國一汽,還需要帶領這家老大特大型汽車央企重新煥發生機,迎接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等行業變局的挑戰。當然,更多的變局還在后面。我們期待著更多具有想象力的事情發生。
徐平,也是中國汽車產業的老帥,多次臨危受命,收拾危局。在職業生涯的后期奉調出任中國兵裝,終于不用忙于救火了,因為在唐登杰和徐留平的治理下,中國兵裝的各項工作均有條不紊地推進和展開。對于年屆60的徐平而言,顯然,這是組織對其的關照和厚愛。也是對他為中國汽車事業奮斗畢生的肯定。
祝愿在新一輪汽車產業大變局中,特大型央企將會發揮出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