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華晨寶馬魏嵐德: 寶馬中國研發聚焦新能源

發布日期:2017-07-24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核心提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市場整體呈現出微增長的態勢,然而,以奔馳、寶馬、奧迪為代表的豪華車細分市場卻逆勢上漲,競爭也愈演愈
        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市場整體呈現出微增長的態勢,然而,以奔馳、寶馬、奧迪為代表的豪華車細分市場卻逆勢上漲,競爭也愈演愈烈。

值得注意的是,在銷量的“此消彼長”背后,是德系三駕馬車加速在全球和中國市場關于未來的戰略布局,智能化與新能源戰略的推進速度將決定豪華車市場未來真正的競爭格局,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7月初宣布要在華國產EQ電動車和電池的奔馳勢頭強勁;6月份在中國恢復增長的奧迪,于7月11日,在巴塞羅那發布了號稱第一款L3級自動駕駛量產車的全新奧迪A8。ABB(奔馳、寶馬、奧迪)中,此前一直走在電動化和智能化前列的寶馬如何應對,令人關注。

7月13日,華晨寶馬鐵西工廠內的新研發中心低調落成。新研發中心包括了對一期工程的升級改造和第二個測試中心的啟用,總體規模比原有設施增大5倍,達4萬多平米。

“與競爭對手較大的區別在于,我們除國產產品的開發性工作外,還會進行很多研究性工作。我們從開始就有一個清晰的研發聚焦點——新能源汽車。”7月18日,華晨寶馬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魏嵐德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未來寶馬將把更多研發工作轉移至中國。

據悉,新研發中心建立了動力總成和電機試驗臺,在高壓動力電池領域,寶馬將與中國本土合作伙伴聯合開發動力電池包,并實現高壓電池包的全流程開發和驗證,為其新能源車打造動力總成系統。

隨著華晨寶馬一系列新的研發設施陸續建成,中國已成為寶馬集團在德國之外最大的研發基地。據了解,今年年內,華晨寶馬將建成中國豪華車企首個高壓動力電池中心,同時基于寶馬的數字化生產科技,傳統汽車及新能源汽車可實現共線生產。

《21世紀經濟報道》(以下簡稱《21世紀》):你認為到今年年底時,三大豪華品牌競爭格局是怎樣,寶馬如何確保在豪華車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魏嵐德:可以預見的是,豪華車市場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而我們會將競爭變成更大動力。上一代5系4月份已經停產,新一代5系才剛剛上市,這難免對短期銷量有所影響,我們會竭盡所能去推動全新5系的發展。我們已做好充分準備在今明兩年保持可觀的增長。

《21世紀》:面對競爭對手的跟隨,寶馬如何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魏嵐德:全新BMW 5系插電式混合動力已開始排產,將很快上市,而我們在沈陽的高壓動力電池生產線今年就會投入使用。目前,我們已經推出了四五款新能源車。另外,我們在整個新能源汽車生產體系、產業鏈體系的布局和建設方面也占據行業領先位置。

其實,很多自動駕駛相關的技術全新BMW 5系Li已經能夠實現,如增強型駕駛輔助系統,包括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主動車道跟蹤系統等。相信7系在中期改款時會配備更先進的技術。

《21世紀》:請問寶馬和寧德時代到底是什么樣的合作模式,與競爭對手有什么不同?

魏嵐德:大眾集團、戴姆勒集團和寶馬集團早就對于電芯的基本規格達成了協議。行業發展必須要有一定行業標準,否則消費者使用起來會不方便。但在這個基礎上,每個廠家對于電池設計的要求有所不同的。整個電池組的設計尺寸大小、電池管理系統等都要適合不同車型。總體來講,沒有哪個汽車廠家會自己生產電芯,都要和供應商合作。

《21世紀》: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政策頻出,其中雙積分制將在2018年實施,請問你覺得這個政策會給寶馬帶來什么樣的壓力?

魏嵐德:目前我們看到的只是一些政策的草案,而且兩國最高層領導人之間也在就這些話題進行對話,所以在這里我們不做過多評論。

《21世紀》:與競爭對手相比,新研發中心有哪些優勢?

魏嵐德:與競品較大區別在于,我們除了國產產品的開發性工作,還會進行很多研究性工作,我們從開始就有一個清晰的研發聚焦點,那就是新能源汽車。華晨寶馬新研發中心有很多實驗室和測試設備,可以對高壓電池驅動系統和整個動力驅動系統進行完整的測試。研發一定要貼近市場的需求。我們將把華晨寶馬研發中心和德國的研發中心形成一個互通的研發體系,把更多研發工作從德國轉移到中國來進行。

《21世紀》:你認為中國汽車工業目前有待提升的領域是什么?

魏嵐德:工程設計和研發是中國汽車工業急需迎頭趕上的重要領域。值得借鑒的是,現代汽車工業的研發并不需要任何事情都由汽車廠商自己來做,怎么樣把現有好的設計和技術集成在一起,讓它成為最優秀的汽車,是廠家需要思考的。 


 
關鍵詞: 華晨寶馬
 
[ 行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