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廈門廈鎢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廈鎢新能,證券代碼:688778)召開2022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就《關于寧德基地投資建設年產70000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項目的議案》、《關于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協議受讓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貯氫合金材料相關業務資產暨關聯交易的議案》等議案進行了審議和投票,愛集微作為其機構股東參與了此次股東大會,并就上述議案投出贊同票。

在本次會議后,廈鎢新能董秘陳康晟等與愛集微在內的多位股東就公司發展的情況進行了交流。
寧德基地投建年產7萬噸鋰電正極材料
本次股東大會的議題之一是圍繞在寧德擴產正極材料項目展開。
據公告披露,2021年廈鎢新能的正極材料產銷量7.2萬噸。廈鎢新能方面介紹,因公司高性能三元材料產品銷售需求急劇增加,公司海滄、三明、寧德、海璟四個生產基地均處于滿產狀態,當前高性能三元材料產品產能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為迎合市場需求,緊跟公司戰略步伐,根據公司的五年(2021-2025)戰略規劃,本次申請在寧德基地新建CD生產車間,并通過設備采購安裝實現新增70,000噸鋰離子正極材料產能;本項目建設完成后,寧德基地將達到年產95,000噸的產能。
據筆者了解,新增的這7萬噸正極材料是高性能三元材料,主要應用領域是國內外電動汽車,該項目計劃于2025年8月投產。
該項目的實施,有利于廈鎢新能的新能源材料做大做強,進一步鞏固在正極材料行業出貨量的頭部地位。項目建成投產后,將有利于廈鎢新能完善產業布局、進一步夯實核心競爭力及拓展行業市場。此外,隨著產能規模的擴大,規模效應下能進一步降低廈鎢新能的生產成本,提高其產品競爭力。
對于項目布局情況,陳康晟向集微網介紹,“目前已公告披露的項目有海璟基地3號、6號、9號車間和綜合車間項目,寧德基地擴產項目。2022年8月份海璟基地6號車間2萬噸產能已投產;預計年底會增加3萬噸的投產,明年海璟基地會有4.5萬噸的投產。”
“另外,我們在四川雅安有個目前在建設的一個首期2萬噸的磷酸鐵鋰項目,它的總產能規劃是10萬噸磷酸鐵鋰。”陳康晟補充到。
高電壓三元材料性價比優勢突出
據介紹,廈鎢新能多年以來專注于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是國內較早開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發與產業化應用探索的企業之一,一直為國內外主要鋰電池生產企業供應高質量正極材料產品。
多年的經驗積累也使得廈鎢新能在高電壓三元材料上具備競爭優勢。行業周知,提升正極材料能量密度的主要技術路徑為高電壓化和高鎳化,且兩者在最終目標方面具有一致性:動力電池的性能主要取決于能量密度這一核心指標,而正極材料的能量密度高低將直接影響動力電池的綜合表現。容量與電壓兩者共同決定了材料的能量密度。
因此,為實現能量密度的提升,行業內主要通過提升材料的充電電壓(高電壓化)與提升鎳含量(高鎳化)來提高下游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其中,高電壓化路線通過提升電池充電截止電壓使得正極材料在更高電壓下脫出更多的鋰離子,從而同時提升容量與工作電壓,進而達到提升能量密度的目的。
陳康晟指出,“我們覺得高電壓三元材料性價比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因為它在提升能量密度的同時,降低了鎳跟鈷的使用。”
廈鎢新能在鈷酸鋰方面走的正是高電壓路線,在高電壓化方面有豐富的實驗數據積累和技術儲備。據介紹,廈鎢新能的高電壓三元材料的含鈷量較少,主要提高了錳元素的含量,因此在原料成本方面仍具有明顯的優勢。其次,高電壓三元材料的鎳含量低,安全性較好。因此,高電壓三元材料的綜合性價比仍有明顯優勢。
據悉,廈鎢新能目前在高電壓三元材料上的競爭優勢明顯,廈鎢新能開發的新款高電壓6系三元材料能量密度高,性價比優勢明顯,已成功應用于續航里程超過1000公里的電動車上,未來將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此外,陳康晟強調到:“高電壓三元材料的技術壁壘也是比較高的,要求提高能量密度的同時,循環壽命等其他性能不能發生大的衰減。”他表示,高電壓三元材料通過將電池充電到4.35V以上,滿足電池長續航的需求,需要解決前驅體沉淀、材料燒結、摻雜、包覆、粒徑控制等技術問題,提升高電壓NCM體系下材料的循環壽命、存儲性能和安全特性,技術壁壘比較高。
“廈鎢新能現在鈷酸鋰方面走的就是高電壓路線并已經取得市場的龍頭地位,在高電壓方面有著非常豐富的數據積累和技術儲備,有助于公司快速發展高電壓三元材料并取得市場優勢。”陳康晟補充到。


在本次會議后,廈鎢新能董秘陳康晟等與愛集微在內的多位股東就公司發展的情況進行了交流。
寧德基地投建年產7萬噸鋰電正極材料
本次股東大會的議題之一是圍繞在寧德擴產正極材料項目展開。
據公告披露,2021年廈鎢新能的正極材料產銷量7.2萬噸。廈鎢新能方面介紹,因公司高性能三元材料產品銷售需求急劇增加,公司海滄、三明、寧德、海璟四個生產基地均處于滿產狀態,當前高性能三元材料產品產能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為迎合市場需求,緊跟公司戰略步伐,根據公司的五年(2021-2025)戰略規劃,本次申請在寧德基地新建CD生產車間,并通過設備采購安裝實現新增70,000噸鋰離子正極材料產能;本項目建設完成后,寧德基地將達到年產95,000噸的產能。
據筆者了解,新增的這7萬噸正極材料是高性能三元材料,主要應用領域是國內外電動汽車,該項目計劃于2025年8月投產。
該項目的實施,有利于廈鎢新能的新能源材料做大做強,進一步鞏固在正極材料行業出貨量的頭部地位。項目建成投產后,將有利于廈鎢新能完善產業布局、進一步夯實核心競爭力及拓展行業市場。此外,隨著產能規模的擴大,規模效應下能進一步降低廈鎢新能的生產成本,提高其產品競爭力。
對于項目布局情況,陳康晟向集微網介紹,“目前已公告披露的項目有海璟基地3號、6號、9號車間和綜合車間項目,寧德基地擴產項目。2022年8月份海璟基地6號車間2萬噸產能已投產;預計年底會增加3萬噸的投產,明年海璟基地會有4.5萬噸的投產。”
“另外,我們在四川雅安有個目前在建設的一個首期2萬噸的磷酸鐵鋰項目,它的總產能規劃是10萬噸磷酸鐵鋰。”陳康晟補充到。
高電壓三元材料性價比優勢突出
據介紹,廈鎢新能多年以來專注于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是國內較早開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發與產業化應用探索的企業之一,一直為國內外主要鋰電池生產企業供應高質量正極材料產品。
多年的經驗積累也使得廈鎢新能在高電壓三元材料上具備競爭優勢。行業周知,提升正極材料能量密度的主要技術路徑為高電壓化和高鎳化,且兩者在最終目標方面具有一致性:動力電池的性能主要取決于能量密度這一核心指標,而正極材料的能量密度高低將直接影響動力電池的綜合表現。容量與電壓兩者共同決定了材料的能量密度。
因此,為實現能量密度的提升,行業內主要通過提升材料的充電電壓(高電壓化)與提升鎳含量(高鎳化)來提高下游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其中,高電壓化路線通過提升電池充電截止電壓使得正極材料在更高電壓下脫出更多的鋰離子,從而同時提升容量與工作電壓,進而達到提升能量密度的目的。
陳康晟指出,“我們覺得高電壓三元材料性價比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因為它在提升能量密度的同時,降低了鎳跟鈷的使用。”
廈鎢新能在鈷酸鋰方面走的正是高電壓路線,在高電壓化方面有豐富的實驗數據積累和技術儲備。據介紹,廈鎢新能的高電壓三元材料的含鈷量較少,主要提高了錳元素的含量,因此在原料成本方面仍具有明顯的優勢。其次,高電壓三元材料的鎳含量低,安全性較好。因此,高電壓三元材料的綜合性價比仍有明顯優勢。
據悉,廈鎢新能目前在高電壓三元材料上的競爭優勢明顯,廈鎢新能開發的新款高電壓6系三元材料能量密度高,性價比優勢明顯,已成功應用于續航里程超過1000公里的電動車上,未來將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此外,陳康晟強調到:“高電壓三元材料的技術壁壘也是比較高的,要求提高能量密度的同時,循環壽命等其他性能不能發生大的衰減。”他表示,高電壓三元材料通過將電池充電到4.35V以上,滿足電池長續航的需求,需要解決前驅體沉淀、材料燒結、摻雜、包覆、粒徑控制等技術問題,提升高電壓NCM體系下材料的循環壽命、存儲性能和安全特性,技術壁壘比較高。
“廈鎢新能現在鈷酸鋰方面走的就是高電壓路線并已經取得市場的龍頭地位,在高電壓方面有著非常豐富的數據積累和技術儲備,有助于公司快速發展高電壓三元材料并取得市場優勢。”陳康晟補充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