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新能源汽車產銷逆市上揚 充電難和安全問題加速破題

發布日期:2017-07-19  來源:通信信息報

核心提示: 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強勁。中國汽車工業協會7月11日披露的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8.59 +1.42%,診股)汽車累計產銷
      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強勁。中國汽車工業協會7月11日披露的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8.59 +1.42%,診股)汽車累計產銷量分別為21.2萬輛和1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為19.7%和14.4%,逆市上揚。而國家層面的有力戰略統籌、巨頭的競相發力、消費的認可度不斷攀升成為內生動力。但充電難和安全問題依然老生常談,3000余款新能源車近日被工信部叫停產銷為行業敲響了警鐘,新能源汽車如何行穩致遠?

  新能源汽車逆勢上揚
 
  隨著新一輪技術革命興起、互聯網浪潮風起云涌、全球能源危機加重及汽車排放引發環境問題,智能化、網聯化和新能源化已成為未來全球汽車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近兩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由起步階段進入加速階段。2016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量為51.7萬輛,銷量為50.7萬輛。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6月份汽車產銷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分別為21.2萬輛和1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為19.7%和14.4%,相較今年稍顯寒意的整體市場走勢可謂十分搶眼。
 
  全球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之一惠譽國際信用評級(Fitch Ratings)認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約占2016年全球電動車銷量的45%和幾乎全部的電動客車銷量。2016年銷量排名全球前20的電動車廠商中,有9個是中國電動車品牌。
 
  一方面,國家和地方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運營及其廣泛應用亮了“一路綠燈”。比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7月11日稱,已經向相關部委遞交建議,把新能源汽車購置優惠政策截止時間由原來的2017年12月31日延長至2025年。再如,中通客車(10.99 +0.64%,診股)7月17日發布公告,獲得超7億元新能源汽車補貼。無疑,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在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下穩步擴張,包括消費者激勵措施、燃油車限牌政策以及公共領域的大規模推廣計劃等。
 
  另一方面,各路資本相繼涌入,尤其是共享汽車成為熱門領域。全國最大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平臺EVCARD近日登陸合肥,目前已在人流量較大的區域布局了40個借還車網點,投放300輛;三年內規劃投放5000輛電動汽車,網點也將增至3500-4500個。深圳市寶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佰壹出行”項目近日啟動,計劃2017年底在深圳投放10000臺新能源汽車。
 
  安全問題老生常談
 
  盡管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取得了不俗成績,但遠未到高歌猛進的地步。
 
  就當前而言,單車購置成本高昂、電池續航能力不足、充電設施配套不足仍是制約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關鍵軟肋。
 
  安全問題老生常談。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發生起火事故29起,共40輛車,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和專用車事故率達97%。7月6日,工信部公布第297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涉及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多達243家,叫停了3025款新能源汽車生產與銷售,主要為新能源客車及新能源專用車。此次被叫停的企業與車輛,已達近兩年以來最多數量。
 
  新能源汽車業務對于政府補貼及優惠政策過度依賴。一旦這些政策福利不再,新能源汽車企業乃至行業困境顯而易見。
 
  新能源汽車與互聯網協同發展成突破口
 
  這些問題該如何化解?
 
  固移并舉破解充電難。通過向全社會采購采買充電服務的方式,充分利用社會上已建好的各種基礎設施,同時加大投入采購移動補電車的服務,以緩解固定充電樁建設慢的難題。
 
  完善監管、理性引導。在國家關于新能源汽車的政策逐步趨嚴的形勢下,技術、安全等細節都將變得更為嚴謹和嚴苛。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處于“政策推動”的單邊驅動狀態,新能源汽車流通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需要廠家與經銷商協作解決。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成立大會近日在北京舉行,近200家單位加盟,未來產業鏈合力勢在必行。
 
  如何運營、靠什么盈利值得思考。共享模式或可降低應用門檻,采用裸車租賃、無需養車的車輛運營模式,將有效降低成本。同時,新能源汽車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推進汽車、信息通信、電子和互聯網行業跨界協同,實現資源整合和數據共享,成新突破口。
 

 
關鍵詞: 新能源汽車
 
[ 財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