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牌近兩個半月,賢豐控股在今日的重組進展公告中透底并購兩個標的,大力進軍鋰電池產業。
據公告,公司擬收購深圳市慧通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慧通天下”)和妙盛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妙盛動力”)各51%的股權。交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現金收購或向標的公司增資。交易價格上,各方初步同意標的公司不低于51%股權的對價以標的公司2017年至2019年三年預計凈利潤的平均值為基礎,由各方協商確定。目前,公司已與標的公司的控股股東達成初步收購意向,并分別與該等標的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簽署了《框架協議》。
此次擬并購標的資產可謂炙手可熱。資料顯示,慧通天下于2016年2月5日掛牌新三板,主營業務為鋰離子電池及電芯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業務立足于三元車用動力鋰離子電池行業,其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為陳清波。妙盛動力主營鋰離子電池相關產品以及啟動電源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其控股股東為湖南妙盛企業孵化港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邱則有。
賢豐控股此次并購是再加碼新能源產業。賢豐控股停牌期間披露,公司擬與控股股東賢豐有限、聚能永拓共同投資設立賢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從事鋰相關產品生產和技術服務,優化碳酸鋰制備工藝,實現高效、低成本提鋰的效果,并以此切入鋰產業,向“金融+實業”雙模式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慧通天下掛牌當年即被“非標”。公司2016年年報顯示,其2016年度營業收入為1167.13萬元,比上年同期直降80.52%;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567.89萬元,同比下滑4.34%。對此,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強調事項段為:截至2016年12月31日,慧通天下合并財務報表流動資產1.4億元、流動負債1.42億元,凈營運資產-217.46萬元,累計虧損5006.14萬元。
對于業績下滑,慧通天下表示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公司2016年度從數碼類產品轉型為專業的三元動力鋰電池制造商;二是2016年度受國家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查處騙補現象、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各地補貼政策不明朗等因素影響,整體新能源企業行業生產銷售均有所放緩。因此,公司2016年上半年動力電池出貨量不大,同時管理層著重優先處理不適合成組的動力電芯以及折價清理消費類電池庫存對當期銷售及利潤有較大影響。
慧通天下在2016年年報中表示,預計隨著政策的逐步明朗,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將呈現大幅度增長,動力電池將會大批量進入市場,業績將得到快速釋放。